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中国最敢生的地方,为什么留不住人?

分享到:
 Tina Shou • 2024-08-02 09:09:36 来源:前瞻网 E13504G2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这句话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如今,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已是全球的社会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逆势上扬的地方实属罕见。

贵州,便是这样的一匹黑马。

自然增长率全国第三

贵州并不是人口大省,但在人口增长上表现积极,甚至可以说被低估了。

2023年31个省份中,11个省份常住人口呈现正增长,分别是:浙江、广东、海南、上海、江苏、新疆、贵州、北京、天津、宁夏和西藏

根据贵州省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贵州常住人口情况》显示,2023年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为3865万人,较2022年末的3856万人增加约9万人。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的贡献不小,剑指“全国人口增量第二城”。 截至2023年末,贵阳常住人口640.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25万人,增长2.9%,超越了郑州(18万人),仅次于合肥(21.9万人)。

众所周知,人口数量的变化、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素质的提升,都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人口流动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不断扩展的产业空间和就业机会。这意味着:人们选择迁移到一个城市或地区,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生活条件。

放眼全国,贵州省的经济表现并不算突出,人口增量上却如黑马一般强势突围,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值得探究。

一般来说,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与大多数地区主要依靠人口机械增长不同,贵州的增量主要靠自然增长,这个地方“很敢生”,属于多民族地区,生育观念较为传统,出生率保持高增长,人口结构较为年轻,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回顾过往,2020年至2022年贵州省出生率分别为13.7‰、12.17‰、11.03‰,均处在全国第二;2023年全省出生人口41.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人口3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7‰。

2023年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6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08%,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2.81%。对比之下,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1.1%,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4%。

值得注意的是,省会贵阳曾获得“最年轻城市”称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贵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为79.6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5.4个百分点。

由于出生率较高而老龄化率较低,贵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全国前列,2023年贵州省自然增长人口1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8‰,仅次于西藏(7.96‰)和宁夏(3.43‰)

不过,虽然贵州基本稳住了人口大盘,实现了常住人口的持续增长,但可以发现,贵州人口的机械增长是负值,2023年净流出人口近2万人,留不住人成为一大痛点。

加入“抢人大战”

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产业活力、就业岗位等指标对人口变动的影响颇深。

一般来说,排除外部环境的影响,人口趋向于向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发展潜力高的地区迁移。

毕竟,人口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人口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同时,经济发展也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产业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0738.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3%,虽然增速高于“全国线”(5.0%),但其经济发展还亟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产业发展上存在不少短板。

例如,贵州的传统产业仍占工业经济的重要比例,这些产业虽稳定但增长潜力有限,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占比相对较低,整体实力尚弱,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部分产业链存在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基础材料和零部件自给率低,叠加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不足,导致产业发展成熟度不足,融合程度不深,这也成为其留不住人才的一大痛点。

因此,贵州省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做好产业布局,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增强人口承载力、吸纳更多人口提供根本支撑。

能让人们怀着归属感、幸福感在一个城市生产生活,靠的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而经济繁荣和就业机会是吸引人才的基础。一个城市如果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就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从而吸引并留住各类人才。

而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人的建设,不仅需要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优化,更需要注重人口质量的提升和人才潜力的挖掘

基于高端人才人数不多、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贵州也加入了激烈的“抢人大战”,利好政策频出。

2023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设置创业人才、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柔性人才5个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引才”“以才引才”“行政指导下的柔性引才”等引才工作机制,建立引进重点人才编制“蓄水池”,设立贵州创业人才奖、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奖,以超常规举措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过去一年,贵州通过推进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66名领军及以上层次人才、98名拔尖人才、228名优秀青年人才、668名创业人才、3名技能大师、25名优秀技能人才。

而在强省会战略下,贵阳也在不断释放人口虹吸效应。贵阳目前实行“三最”户籍政策,即落户政策最宽松、落户流程最方便、落户时限最快捷,以吸纳人口落户。

崛起中的数字高地

另一方面,贵州也在努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补齐短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根据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选准主导产业,全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白酒生产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初步成效,2023年“六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8000亿元。

具体来看,近年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富矿精开”,就是把矿产资源探准、开好、用好,推动煤炭和重点酒企等优质产能加快释放,强化电煤保障供应,加大优质卷烟产品供给,工业重点产业稳定出力。

为加快转型升级提质,贵州的煤、电、烟、酒等传统产业通过规模化、智能化手段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例如,大力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深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煤矿规模化、智能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能源集团组建运营,建成投产40处井工煤矿和渝南、鑫达露天煤矿,原煤产量达1.53亿吨、增长10.8%。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方面,丰富的磷矿资源、锰矿资源,强大的磷化工及煤化工基础以及蓬勃发展的氟化工产业,使贵州在正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材料细分产业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例如,贵州的磷化工业,在稳定化肥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向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延伸,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宁德时代、奇瑞汽车等重大项目),推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等项目取得新进展,电池制造产能达35亿瓦时,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提速进位。现在全国电动汽车中,每三辆就有一辆的电池用了贵州的“磷元素”

另外,数实融合已成产业大趋势,贵州抢抓机遇,加快布局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这里地价相对便宜,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且气候凉爽,有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值(机房空调耗电量),实现数据中心“碳中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贵州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聚焦大数据,发力数字经济,贵州近5年数字经济规模复合增速高达18.1%,排名全国第一,2023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达42%。

为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贵州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通过发放“贵州算力券”、奖励高质量数据集交易、支持大模型平台建设等措施,降低算力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正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网站消息,目前,贵州总算力规模为31.76EFLOPS,综合算力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智算规模达到28.83EFLOPS,智算规模占比超90%,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在智算应用方面,贵州依托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等先进技术,聚焦多个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数智黔乡”工程,形成了一批低成本、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引领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三次产业规上(限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90%以上。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贵州加快发展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人工智能基础产业,着力突破旅游等行业大模型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北斗、元宇宙、平台经济、渲染、电竞、动漫等新产业,新兴数字成长型企业突破800家,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目前,贵州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7个,其中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25个,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等数据中心扩产上量,广电云等数据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与深圳开展南部数据大通道、人工智能训练等有关算力协作探索。其中,依托华为云构建“云服务”生态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800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20.7%。

整体来说,产业的繁荣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通过创造更多价值,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它也将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其中,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毕竟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贵州而言,持续吸引和培养人才,仍是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4-2029年贵州省数字政府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参考资料:

【1】《人才向“黔”进 发展动能足》,天眼新闻

【2】《31省份上半年GDP出炉:16地增速跑赢全国,内蒙古最快》,新黄河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9 q2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人口 经济 GDP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