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最新消息,丰田将于2月19日在东京国际氢气与燃料电池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其第三代燃料电池系。官方承诺,通过电池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创新,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的制造成本将大幅降低。除了降低成本外,新系统还声称具备比前代系统高达两倍的耐用性,性能可与柴油发动机相媲美。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系统的燃油效率提高了1.2倍,续航里程增加了20%。以现款Mirai为例,其最大续航里程有望从647公里提升至772公里,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丰田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的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不仅可以安装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上,还可以应用于船只、火车及固定发电机等设备。预计该系统将于2026年后在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等市场逐步推出。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大多数车企纷纷将纯电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而丰田却独树一帜,大力投入氢能领域的研发与推广,并持续迭代。
丰田在氢能领域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2年便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2014 年,丰田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型Mirai,向世界展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可行性与潜力。在全球其他地区,丰田也在积极与壳牌、中石化等能源巨头合作,加速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
不过,从销量数据来看,并不乐观。2024年1月至11月,丰田在全球范围内仅售出1702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比下降54%。其中,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仍是制约氢能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相比随处可见的加油站和日益增多的充电桩,加氢站的数量仍然较少,严重限制了氢能汽车的使用范围。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售价普遍较高,虽然丰田在努力降低成本,但与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相比,价格劣势依然明显,这也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尽管如此,丰田并未放弃对氢能汽车的追求和探索。在全球范围内,丰田积极与壳牌、中石化等能源巨头合作,加速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
日本燃料电池技术实力全球较强、投入运行加氢站数量最多
根据Incopat披露的数据,截止2023年11月,中日韩美专利数量均位列全球TOP5;其中,日本以111847项位列全球第一。
注:以上统计日期为2023年11月10日。
目前燃料电池使用的燃料以氢气为主,氢气供应是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H2stations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37个国家的814座加氢站已投入运行,其中大部分(455座)在亚洲。从国家来看,日本以165座领先,韩国和中国紧随其后,已投入运行加氢站数量均超130座。
中国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助力燃料电池降本增速
我国燃料电池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进一步商业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是燃料电池成本较高和氢气供应保障不足。故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上,成本降低是关键攻克方向。
燃料电池电堆是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也是成本构成中占比最高的部分。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突破对于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降低成本至关重要。除了双极板以外,我国已经实现了其他电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生产,包括气体扩散层、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不过,国产厂商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仍然很低,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因此,我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衣宝廉在 2024 全球能源转型大会上发表《燃料电池汽车现状与氢源》的演讲,指出燃料电池车的产业化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要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产业链和部件的批量生产,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和氢源的成本。他还提到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极寒环境下性能不受影响等优势,并提出降低燃料电池成本的策略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FCVC 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从2020年到 2024年燃料电池商用车系统性能在最高效率等指标具有大幅度提升,系统寿命从一万小时提升到两万小时,系统成本也大幅度下降约 60%,还预计2025年底燃料电池运行车辆可达5万规模,2035年之前力争氢燃料电池车实现保有量100万辆。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中国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商业智能(BI)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商业智能(BI)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商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