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战略价值。它不仅是破解城市拥堵、乡村资源匮乏等传统发展瓶颈的“空中钥匙”,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抢占规则制定权的战略高地。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从技术创新活力、市场开拓潜力、生态协同能力和政策赋能效力4个维度,系统评估全国58个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报告,深圳以90.0分综合得分稳居榜首,成为低空经济的“超级样板”。
在全球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深圳凭借其独特的政策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已成为这一新兴领域的全球标杆城市。
1、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政策环境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重点政策梳理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以制度创新与产业前瞻性布局,在低空经济领域书写了“天空之城”的崭新篇章。
其中,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再一次展现了制度创新的先锋性,通过“顶层立法+区域试点+全链支持”的政策矩阵,构建起全球领先的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其政策红利不仅体现在资金补贴的“真金白银”,更在于制度突破、场景开放与产业协同的深度耦合,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深圳出台多项鼓励性政策,不断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为行业发展打开了高速通道。2024年11月,深圳出台《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出起降基础设施方面、基站建设方面、网络融合方面以及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为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各市区域政策统计
截至2025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等区域均围绕低空经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通过资金补贴、活动补贴、技术研发奖励、建设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等方式,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2、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
自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深圳通过全国首部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全链条政策矩阵和“四张网”基础设施体系(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的全球最完整低空经济生态。
目前,深圳已构建覆盖“上游系统及零部件-中游航空器及地面设施-下游应用领域”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上游系统及零部件:深圳低空经济上游企业数量丰富,尤其是在元器件、芯片、金属材料、通讯系统以及电机方面,企业数量有数百乃至数千家,其中知名企业包括意法半导体、中兴通讯、华为技术等。
中游航空器及地面设施:深圳市十年之前便开始布局低空经济,近年来不断发布支持政策,目前无人机企业数量超过500家,代表企业包括大疆创新、道通智能、联合飞机等,其他相关行业,例如eVTOL、航空运营等企业数量同样较多。
下游应用领域:深圳低空经济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低空物流、低空巡检、低空拍摄等,随着深圳市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应用领域以及企业数量将快速增加。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按区域维度)
从区级企业数量分布来看,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华、龙岗,其中宝安区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数量最多,拥有原材料零部件企业7551家、航空航天系统企业257家、三电系统企业393家、eVTOL企业11家、无人机企业166家、地面设施及系统企业4家。龙华区和龙岗区产业链企业数量分别为2880家和2860家。
如今,深圳通过“全产业链生态+政策创新+场景牵引+技术突破”的多维优势,构建了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已形成涵盖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实现“不出深圳就能造出一架无人机”。
3、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模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现状
而伴随着深圳全力竞逐低空经济这一新赛道,不仅在空中联程接驳、市内通勤屡屡突破,更在城际飞行、跨境飞行乃至eVTOL跨城跨湾飞行先行先试。千米空域、万亿市场,广阔蓝海,“空中版图”加速描绘,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已形成全国领先的产业规模。
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超过900亿元,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建成各类型起降设施483个、建成5G基站8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低空经济领域飞出“新高度”。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区域现状
可以发现,深圳市各区域积极发展低空经济,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形成了差异化、协同化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例如,南山区、龙岗区主导制造与研发;宝安、福田强化场景创新;光明、大鹏深耕垂直应用;盐田、龙华布局新兴技术与数字基建。
其中,南山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突出,截至2024年底,南山区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已超500家,区内建成备案直升机场7个,开通了飞至深圳各区、广州、珠海等地的60条直升机飞行航线,2024年低空经济总产值突破了550亿元。此外,宝安区,龙岗区2024年低空经济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同时,其他区域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龙华区和光明区2024年产业增加值均同比上涨超过30%,分别为42.9%和34.8%。
4、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企业布局分析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企业情况
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大量企业落地深圳,借助政策红利快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呈现高度集聚化、差异化和全链条协同的特征。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近年来低空经济产业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11月,深圳低空经济产业相关的注册企业超5000家,新注册企业数量最高的年份是2016年,为881家;2024年全年,深圳市新增低空产业相关企业数量191家。2025年1-3月,深圳市低空经济新注册企业数量仅59家。
注:1)查询关键词:“无人机”、“低空”;2)筛选条件:产品名;经营范围;企业名;品牌产品。
深圳作为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目前已集聚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包括大疆创新、道通航空等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和丰翼科技、美团无人机、东部通航、中信海直等低空应用企业,同时拥有众多研发机构,已经形成集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完备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规模数量居全国第一。
截至2025年3月,深圳市已汇聚低空经济上市企业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独角兽企业3家。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企业空间布局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中游无人机制造主要分布在宝安和南山,其中,宝安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六位一体”交通枢纽优势,打造全国低空物流配送试点标杆;南山区作为深圳低空经济的核心区,集中了大疆创新、道通智能、科比特航空、丰翼科技等全球领军企业,构建了从研发、制造到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此外龙岗区产业链条也较为完整,具体如下: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载体空间布局
同时,深圳市积极推进低空经济产业载体,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生态融合产业园”落地福田,龙华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托龙澜智造走廊九龙山片区规划,龙岗已初步形成低空经济产业“一区一场一园”局面。
其中,大运无人机产业园自2022年开园以来,已吸引高巨创新、隆华光电、氢辉能源等6家行业标杆企业入驻,形成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制造、专业飞手培训等业态相互融合的生态链。
可以发现,深圳低空经济企业布局以“区域特色+场景创新+政策赋能”为核心,形成“南山-龙岗”制造研发双核驱动、“宝安-福田-盐田”场景引领、“光明-大鹏-罗湖”垂直深耕的立体网络,成为全球低空经济产业链最完整、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而深圳低空经济企业布局的深度与广度,正推动其从“无人机之都”向“全球低空经济系统供应商”转型,为全球提供可复制的产业范式。
5、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融资分析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透过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的企业矩阵布局,不难发现其蓬勃发展的背后涌动着强劲的资本动能。作为技术创新的高地,深圳凭借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起"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这种覆盖全周期的资本供给网络,正在将深圳低空经济产业的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塑造全球低空经济创新标杆城市的新范式。
从低空经济产业融资情况来看,2024-2025年,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融资活跃。从融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A轮及之前的轮次融资数量较多,此外,战略融资事件也有一定数量,体现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具有良好的融资环境。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融资区域分布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的融资区域分布呈现多点联动、重点区域集聚的特点,主要受政策支持力度、产业链布局和应用场景成熟度影响。
从融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融资主要分布在南山区、宝安区、龙华区和光明区,其中,南山区低空经济产业融资最为活跃,作为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南山区汇聚了大疆创新等龙头企业,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融资活动活跃。
整体来说,深圳市低空经济融资呈现“南研发、西制造、东测试”的区域分布特征,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为传统融资集聚地,而大鹏新区等新兴区域因政策红利加速资本流入。
6、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各市发展前瞻与规划
当前,低空经济正从“政策试点”迈向“普惠应用”,深圳的探索不仅关乎城市空间效率的跃升,更承载着中国在全球低空产业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争夺,通过深入解析当地产业规划、政策红利与投资潜力,可以为把握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性机遇提供决策参考。
为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鼓励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圳市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12月27日联合印发《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二十项具体支持措施。
根据《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要大幅向前迈进,预计全市载货无人机商业飞行突破300万架次/年,链上企业突破1700家,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
——产业优势及投资机会总结
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立体化经济生态的重构。从城市物流到乡村振兴,从碳中和到国际竞争,其发展将深度改写人类活动空间与产业逻辑。未来十年,谁能率先打通技术、政策与场景的闭环,谁将主导这场“天空争夺战”的制高点。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深圳正从“低空应用试验场”向“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加速跃迁。当纽约、新加坡仍在探索特定场景试点时,深圳已用日均万架次的飞行密度证明:低空不是城市的“附加空间”,而是重构人类生活方式的“第四次交通革命”主战场。这座“天空之城”的终极愿景,是以中国智慧重新定义人类与天空的关系。
2025年,随着千亿产值目标的临近,深圳正以“天空之城”的姿态,为全球低空经济贡献中国方案。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低空经济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低空经济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低空经济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