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青岛轮胎制造企业宣布成功攻克困扰行业百年的“魔鬼三角”难题,通过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技术,首次实现轮胎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能三个关键指标同步提升,标志着中国轮胎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魔鬼三角”难题自20世纪初被提出以来,始终是轮胎技术的“哥德巴赫猜想”。传统轮胎材料体系下,降低滚动阻力(提升燃油经济性)必然牺牲抗湿滑性能(增加雨天打滑风险),而强化耐磨性又会导致滚动阻力上升。青岛企业通过十年攻关,创新研发出“液体黄金”新材料——一种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其分子链结构可同时优化三项性能指标。实验数据显示,搭载该技术的轮胎滚动阻力降低30%,抗湿滑性能提升15%,耐磨性延长20%,彻底打破“此消彼长”的技术魔咒。
此外,使用“液体黄金”轮胎可以带来10%以上的节油效果,以重型卡车为例,按年均行驶20万公里计算,单辆车每年可节省油费近5000元。对于物流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单趟跨省运输成本直降数百元,行业整体运营效率将迎来质变。
中国轮胎产业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2021年,在全球轮胎企业前75强中,中国大陆占30家。
2021年全球轮胎销售数据显示,日本、中国、法国分列前三,合计占据63%市场份额;其中中国本土市场销售额达248.05亿美元,占全球17%。
在产业集中度方面,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轮胎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截至2023年1月,山东轮胎企业数量达73,869家,汇聚了玲珑、赛轮、三角等国际知名品牌,是我国轮胎制造大省,产业集群及产业配套衔接完整。
轮胎行业的崛起与汽车、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支柱产业深度绑定。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及水平将对轮胎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近几年,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大带动了轮胎业的发展。2021年,中国轮胎制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73亿元。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认为,中国轮胎企业通过“技术突围+性价比优势”,逐渐实现结构性产品替代。国产轮胎品牌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并借助综合成本优势,不断提升全球的市场占有率。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全季节轮胎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以产量、销量、消费、进出口等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全季节轮胎市场,并涵盖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全季节轮胎未来发展的影响。全球与中国市场主要企业产品特点、产品规格...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