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18日,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时间用户规模翻番,普及率达到36.5%。这意味着,每3个中国网民中就有1个把大模型当成日常“标配”,生成式AI正快速融入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
“国产大模型成为绝对首选。” 报告指出,随着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产品日益成熟,用户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众多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中,超过90%的用户会优先选择国产大模型。
从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到智谱GLM、月之暗面Kimi,再到开源“爆款”DeepSeek、Qwen,中国模型矩阵已覆盖语言、多模态、垂直行业各个赛道,用户体验“从可用到好用”的跃迁肉眼可见。
报告还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涵盖了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多个领域。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占比达80.9%。无论是学生查阅学习资料,还是职场人士获取行业信息,生成式AI都能迅速提供准确、全面的答案,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详细解读。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折射出我国人工智能将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的趋势。
爆发式增长并非一夜奇迹。我国前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各项部署为大模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已经建立起涵盖理论方法和软硬件技术的体系化研发能力,形成了紧跟世界前沿的大模型技术群。数据显示,截止至2024年Q1,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累计发布数量达478个。中国大模型数量排名仅次于美国。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强劲的创新活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自的领域深耕细作,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重庆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披露,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已建成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ChatGPT推出后的短短几个月里,主要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呈现出发布周期之短、初创公司数量之众、与现有软件的整合之快的显著特点。
中国正在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的进步与发展,逐步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强国。据工信部测算数据,2023年我国生成式AI的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同时,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在全球总市场规模(接近90万亿元)中占比超过35%,成为全球AI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人工智能已贡献全球48%的互联网流量增长,并推动网络架构向边缘化、高上行方向发生颠覆性变革。未来十年,智能体将从“工具辅助”角色进化为“系统生产力引擎”,重塑互联网交互范式。意味着人工智能将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而是将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
英伟达CEO黄仁勋对中国AI市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计算市场,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在中国,多数领先开源模型都是中国创建的,如DeepSeek、Qwen,而开源非常重要。黄仁勋还预测今年中国AI市场约有500亿美元的机会,并且每年还会增长50%。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工智能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