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11月26日晚,理想汽车2025Q3财报会议上,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未来10年,具身智能最有价值的产品一定是具备自动和主动能力的汽车”。他将汽车的终极形态定义为“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产品”——汽车机器人,并勾勒出清晰的实现路径:以传感器为“眼耳”,以AI模型为“大脑神经”,以高性能硬件为“躯干器官”,构建完整的“感知-决策-行动”能力闭环。更具野心的是,李想明确提出理想汽车要在未来3-5年内成为“具身智能领域表现最好”的企业。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已跃升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赛道,其价值早已超越传统制造范畴。它不仅是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更带动了从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到高精地图、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再到云端算力平台和数据服务的全产业链重构。各国纷纷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正是看中了其在提升交通安全、优化城市交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巨大社会价值,以及撬动万亿级市场规模、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经济意义。
根据CAICV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中L2级车辆渗透率为23.5%。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量约700万辆,市场渗透率为34.9%。2023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达到42.4%,标志着其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节点。

新能源汽车是上半场,智能网联汽车是下半场。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重心,正加速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倾斜。

理想、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兴新能源汽车厂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持续创新,提供高性能、智能化的电动车。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已达9583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保持乐观预期,认为在技术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产业近年将迎来显著增长,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两万亿元。
、

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专家,上海悦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兼研发总监李志财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正在逐步从技术验证阶段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对交通系统和城市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利用前瞻产业研究院长期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环...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