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玮哥说书(ID:weigetalk),作者: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陈玮
人生要成功,至少不要输得太惨,需要提防五大致命伤!
1. 身体不好
身体不好的人,不要说人生的大戏了,连小戏都唱不了!身体不好,就是最大的致命伤了!
因此要尽最大努力,养成锻炼、饮食、作息制度管理的好习惯。
怎样锻炼?其实很简单,跑起来、游起来、动起来!争取每天都动,变成每日的功课,像每天吃饭一样就成功了!
2. 不爱学习
不爱学习,不只是不爱读书,更多的是缺乏强烈的好奇心,没有深入钻研一件事情的精神和习惯。
不爱学习的人,无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持续精进,驾驭世界的能力自然无法与时俱进,这可是致命伤!
这里不妨可以学习一下伊隆·马斯克和查理·芒格的建议。
伊隆·马斯克非常关注“第一原理”,思考问题从最原始的初衷想问题,问一下为什么事情一定要这样?什么是这件事最本源的出发点,而不是从现有的基础上改进。
以这种精神出发,可以交替询问Why 和Why Not: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呢?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这样保持好奇心、开放态度和思维上的灵活性,可以使我们不断探索越来越复杂的世界。
查理芒格提出,人在自己的脑子里需要装至少100多个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来自不同的学科,在脑子里互相搏击,融会贯通,慢慢就拥有了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势能和独特视角。
3. 自我中心(empathy)
自我中心的最大特点是缺乏同理心,无法有效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观点、心境和情感。
极端自我中心和缺乏同理心的人是很难在人生中成功的,而且也很难真正快乐起来!不管你未来做什么,你都需要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你需要被人关心,也需要关心别人。
而极度自我中心的人太过纠结于自己的处境,纠结于自己的忧虑、烦恼、自尊和恐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那怎样才能提升同理心呢?
修炼同理心最好的方法,可能是从增进体验开始。体验了别人做的事情,就会对别人的处境产生一种尊重和理解。饱汉不知饿汉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可以养成一个习惯,经常问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件事情有什么背景吗?你当时的感受怎样?”等等。对于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人常常欲言又止,也可能言不由衷,或者话里有话带着潜台词,因此需要我们学会听话听音,特别是弦外之音。这类恍然大悟式的发现,就是同理心的一种升级。
4. 缺乏雄心壮志
没有雄心和抱负也是致命的!
雄心不一定是年轻人的专利,但如果年轻人都没有雄心,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希望,这个人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雄心是个好东西,它催人奋进和超越自我,但雄心不一定会跟随我们一辈子。失去雄心的人,失魂落魄,毫无精气神,每天只是得过且过而已。
我清楚地记得很多年前读过的一句话,一个美国的大学校长对日本年轻人的临别赠言就是:Boys,be ambitious! 男子汉啊,要有雄心壮志!当然现在要改成:Girls and boys, be ambitious! 女孩和男子汉啊,要有雄心壮志!
我们可以怎样来滋养我们的雄心呢?
我年轻一些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的气不足。那时我找到的“精气神大补丸”主要是人物传记和成功学。慢慢地我觉得自己的气越来越足了,虽然还没有达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的境界,但我绝大部分时间我都能自我激励,充满能量!
5. 不够坚毅
坚毅(grit)这个概念,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提出来的。
坚毅有两层意思:
一部分是关于毅力的,是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能力,是持之以恒完成使命的能力;
另一部分是激情,指的是可以长时间痴迷于某个想法或某个目标的能力。
她的研究发现,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在于坚毅的品格,就是锲而不舍、充满激情长期执着于某个目标,即使在重大挫折与失败面前都不放弃的品格。
安杰拉说,卓越是磨练出来的。其实坚毅也是磨练出来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塑造坚毅的品格呢?
首先你可以先用安杰拉的量表测一下自己的坚毅指数,看自己有多坚毅;
第二是建立目标进行刻意练习。
大部分的人在某种能力的精进中,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停滞不前了。我们可以通过分拆任务和能力,不断建立具体的小目标进行持续的猛攻,练习、练习、练习!
第三是每天做一件难做并且不想做的事情!
坚毅也像肌肉一样,需要持续锻炼才能保持并发展,一定要肌肉酸痛才有效!
提防人生的五大致命伤,练就好身体、持续学习升级认知、培养同理心、滋养雄心,不断磨练坚毅品格,是人生持续精进的功课。
借用我以前的老东家耐克(Nike)的两句话作为结语:
Just Do It!说干就干!
There is no finish line!永无止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