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别轻易给自己贴标签

分享到:
 L先生说 • 2019-09-23 20:45:12 来源:L先生说 E6315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

我经常收到来自读者们的求助。

他们的问题往往是这样的:

我觉得自己缺乏自信,请问怎么样才能培养自信?

我感觉有社交障碍,怎么样才能跟别人更好地相处?

我觉得自己太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我都会放在心上,很烦恼,怎么办?

……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

许多问题,并非源于问题本身,而是来自于你对它们的看待角度和认知方式。

如同我在上篇文章 你的知识库,是时候更新了 中举的例子:

当你把「原生家庭」看作是一种枷锁和「压迫」时,你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建构」成一种对抗。这种建构反过来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让你进一步感受到「自己被压迫」了。

简而言之:正是你把自己摆在「受害者」位置的行为,让你变成了一个受害者。

而反过来,如果你接纳一切「使我之所以为我」的因素,平等地看待过去的一切,把视角从「过去」转移到「未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地「压迫」你。

不止是原生家庭,自卑,亲密关系,社交恐惧,压力焦虑……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

它们来源于哪里呢?来自你的内心。正是你的认知,造就了它们的诞生。

同样,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哪里呢?

也在你的内心。

外在的指导也好,协助也好,种种方法,其实都只是帮助你,让你更好地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找到解开答案的「钥匙」。

很多朋友可能会难以接受这一点。他们会认为:这些问题的确存在,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怎么可能是「我自己造成的」?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解决?

但其实,正如我所说的:当你觉察到问题在哪里时,其实就已经解决一半了。

不信的话,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当我们说「我缺乏自信」时,我们想表达的是什么?

显然,我们想表达的应该是:我觉得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但我的能力并不足以「确保」我达成目标,它的成功率只有50%、60%,总之不到100%,因此,我不确定我能否成功 —— 对吧?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维呢?既然你已经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那么,这还能叫做「缺乏自信」吗?

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1)半年内,利用业余时间学会Python,做一个办公自动化程序。

2)现在辞职,开一家公司,并争取在3年内做到1个亿的总收入。

第一个目标,你的反应也许是「有点难,可以试试,不一定能成功」;而第二个目标,许多人的反应也许就是大喊「这怎么可能!」了。

那么,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是真正的「缺乏自信」?显然,应该是第二种。

真正的「缺乏自信」,是认为自己「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可能做到」,并且完全不怀疑这一点。这才是缺乏自信。

而当你明确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只是这个能力不足以让你100%确认时,你是「缺乏自信」吗?

并不是。

你只是在害怕这种不确定性而已。

同样,其他问题也是相似的。

真正的社交障碍:没有人会喜欢我。

虚假的社交障碍:我有时表现得很好,有时表现得不好,当我表现得不好时,就会使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要努力表现得很好。

真正的自卑:我什么都做不好。

虚假的自卑:我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失败了就说明我缺乏能力,所以我不能失败,一定要成功,啊,压力好大。

真正的敏感:我果然又出丑了,这下我在他们面前完全抬不起头了。

虚假的敏感:我知道别人可能并不在意,甚至可能压根儿就忘了,但我自己就是忘不了,总觉得很难堪,怎么办?

诸如此类。

这些内容,乍一看像是文字游戏,但我想跟你说的是什么呢?

真正的问题,往往根植于当事人的内心,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了他们认知方式和思维框架的一部分。他们完全无法觉察到,更没有办法去摆脱。

所以,我们会说,最难以改变的是什么呢?是那些坚定地认为自己「没有错」「没有病」「没有问题」的人。

就像那些坚定地认为「我是为你好」的朋友;那些坚信「年轻人就该吃苦耐劳」的老板;那些「你懂什么,听我的」的长辈……

而一旦你觉察到了,也就意味着「框架」已经「松动」了。

你已经完成了从「未知」到「已知」的最难的这一步 —— 其他的,不过只是调整认知、慢慢改变罢了。跟这一步相比,一点都不难。

这就是认知的力量。

你一定还记得我在 所谓的意志力,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中提到的「自我损耗」。心理学家 Roy Baumeister 在21世纪初提出了「自我损耗」理论,认为意志力是一种资源,可以被消耗,可以恢复,也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但近几年的重复性实验,基本已经证伪了这个理论 —— 这是我之前讲过的内容。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心理学家 Carol Dweck 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存在着自我损耗现象 —— 参与者在完成自控任务后,其「意志力资源」减少了,注意力、敏捷度等都产生了下降,并在休息后得到了恢复。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答案是:当参与者坚信「自我损耗」时。

亦即是说:当人们坚信「意志力是一种资源,用一点消耗一点,用完了就需要恢复」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就真的跟他们所相信的一样。

而当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这个理论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之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同一群人,当接受了这个新的观点之后,再去做同样的测试,结果是,自我损耗现象消失了,参与者的注意力、敏捷度回复到了正常水平,也没有人声称「我的意志力需要恢复」。

鉴于此,Carol 认为:我们所能发挥的能力,所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源于什么呢?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认知。

你也许对 Carol Dweck 不够熟悉,但她的一个理论你一定听说过 —— 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

当你认为你的能力是固定的,你表现得不好,就证明你自己不行时,你很可能就会从此裹足不前,再也无法进步。

而反过来,当你认为能力是可以增长的,你的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是在为未来积累经验时,你的能力和表现也会一步步提升。

这就是 Carol 一直秉承的内驱力信念: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们相信什么。

尽管成长心态理论也有不少争议,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

它会促使你把目光从外界转移到内在,告诉你,除了你自己,并没有任何东西,束缚住你的脚步。

说回前文。

前面提到,大多数时候,你压根并不是「缺乏自信」,而只是在害怕什么呢?不确定性。

其实,这就是许多问题的根源。

大脑不擅长处理不确定的事情。因此,面对不确定性时,为了避免「宕机」,大脑会采取捷径,调整我们的认知,给我们「贴标签」。

许多我们常犯的认知偏差和谬误,其实都肇始于对不确定性的逃避。

比如,最常见的这么几个:

非黑即白:「你究竟站在哪一边?」「这是友军,别开枪」

为什么一定要把讨论问题建构成「两军对垒」呢?为什么不能容忍中立存在?无非只是因为,大脑只能理解简单的「是或否」,难以处理更复杂的局面罢了。

所以,你会看到,在许多争论中,其实大家看的是什么呢?站队。过于追求「理客中」的观点,通常都不受欢迎。是因为理客中不好吗?不是,只是因为它对许多人而言,理解起来太难了。

以偏概全:「四川人是不是都能吃辣」「我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以偏概全是什么意思呢?抽取整体的一部分,用来作为对整体的判断和认知。它的原因也很简单:大脑难以处理「多因素」,因此,只能把其中某一个因素放大,来简化对不确定性的认知成本。

它大多数时候会导向刻板印象。这是一种方便的思维捷径,但如果仅凭刻板印象行事,我们永远都难以真正理解外部的世界。

心理过滤:「我早就说过我不行吧」「我早就知道它会失败」

心理过滤是指:从已有的事实或观念中抽取一部分,来支持自己的信念 —— 往往是负面的信念。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我们会在大脑里建立一个筛子,只允许那些「符合错误信念」的念头经过。

久而久之,它就会愈发强化我们的观念,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大脑惧怕损失,大脑厌恶损失,因此,它需要告诉自己「这部分损失是可预见的」,亦即,强行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来「强化」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 尽管那只是一种妄想。

条件思维:「我必须在5点前完成任务」「我不得不这样做,否则就会酿成大祸」

条件思维是一种负担。它是「自主性」的天敌,会束缚住我们的脚步,让我们遵从外界的指示行事。

原因也并不复杂:我们不愿意承担「自主选择」的后果和风险,因此,我们把选择转化为「条件限制」,让自己从「我要做」变成「我不得不做」,从而撇清自己的责任。

……

类似的认知偏差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来自大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想走捷径」的思维。

正是这种思维,让我们陷入误区,徘徊在负面的想法和信念之中。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形呢?

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重建我们的认知。

第一步,先把自己身上的标签,无论是别人给你贴的,还是自己贴上的,全部撕下来。

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归类,喜欢遵循某一种固有的模式去生活和工作,害怕成为「异类」。但也恰恰是这种行为模式,束缚住我们自己,让我们陷入类别的桎梏和限制之中。

简而言之:

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按照这样的模式去生活,从而真的成为这样的人。

这就是一个负向的系统回路。

如何打破这个回路呢?请撕下自己的标签 —— 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认知丢掉。让自己「归零」。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

我会建议你,用这个「BHDW模型」,来帮助自己规划和思考:

Be: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Have:为了成为这样的人,我需要实现什么目标?

Do: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采取什么行动?

under What: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制定什么样的标准?

这是我经常使用的模型。它可以帮助你,去关注那些真正有用的事物,避免画地为牢。

改变自己的认知,从「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如何才能改变现状」的思路中走出来,把目光聚焦到可能性上面,去思考「我能够做些什么」「我可以争取到什么」—— 这才是一种更积极、更有效的思维方式。

最后,简单介绍几个技巧,希望对你有用。

1. 可能性区域

大多数情况下,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最极端的那一面。我们会想象最坏的后果,沉溺在焦虑和压力中,一遍遍反问自己:

万一它发生了,怎么办?

这叫做灾难性思维。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能力,用来应对环境风险。但在现代社会里,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无谓的压力。

如何应对呢?不妨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事情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

事情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事情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不是凭空拍脑袋决定,而是需要搜集信息,慎重判断,考虑诸多可能性。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让自己平静下来,慢慢调整认知的过程。

只要你发现事情「并非只有最不好的那一面」,就能非常有效地减轻自己的压力。

2. 重新定义

这个技巧,可以结合上面「重建认知」使用。

举个例子:「我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所以没有人会喜欢我。」

那么,不妨先问自己:什么叫做「性格古怪」?它的定义是什么?

然后,列出你认为自己「性格古怪」的证据,一条条写出来。

你或许会发现:感觉自己很奇葩,但这么一写出来,似乎、好像、大概……其实也没那么多?

下一步,针对你列出的每一条证据,问自己:它是否有别的解释?别人会如何看待它?

最后,再重新回到「性格古怪」的定义,问自己:经过这么几步之后,你在多大程度上,仍然认为自己「性格古怪」?

经过以上这个过程,我想,你一定能对自己,有一个重新的认知。

3. 魔鬼辩护人

这是一种我自己经常使用的方法。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哪怕你觉得自己的看法是「相当正确」的,也不妨试着站在对立面,为对立的观点辩护。

试着去搜集相应的证据,列出逻辑支撑和论证,甚至提出天马行空的可能性,来想办法强化对立观点,弱化你原来的立场。

这既是一种思维锻炼,又能非常有效地帮助你从更高层次鸟瞰全局,从而更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

4. 重定向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巧:把「我应该」「我必须」,换成「我可以」「我能够」。

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毫无技术含量?但即使是这样轻描淡写的一步,也能够有效地帮你松绑,重新激活你对掌控感、自主性的感知。

例如:

「没有时间了,我必须今天把它做完」→

「我可以在今天之内把它做完」。

「今天又要忙了,一大堆事情等着我去做」→

「我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事情,让我看看可以做些什么」。

「我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这样做」→

「这是我的选择,我决定要这样做」。

慢慢练习这种方式,直到习惯,你会发现,许多原本以为的「没有办法」,其实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当你能够直面「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时,

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本文来源L先生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2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贴标签 认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