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masz Tunguz 来源|栈外(ID:zhanwai_)
本文看点
▪ Tomasz Tunguz系美国红点创投合伙人,曾在Google负责广告平台相关产品。红点创投成立于1999年,在美国和中国均设有办公室,成功投资案例如Netflix、Twilio等。
▪ 他发现,创业公司在找到产品-市场匹配、建立理想团队、获得客户群并筹措资金之后,产品创新进度往往会降低。
▪ 他认为,产品创新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有四:技术债务、CEO时间有限、客户惯性和测试需求。
▪ 他的建议是,为了解决产品创新问题,公司可以考虑优先保证高质量、为现有客户制定过渡计划,以及指派专人再次实验产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原文来自Tomasz Tunguz's Blog,作者Tomasz Tunguz
想象一下,你找到了产品-市场匹配,雇佣了一些管理人员,满足了最初的小型客户群,发现了有效的客户获取渠道,筹集了可观的资金,就在这时,产品创新却毫无进展。
过去12-18个月中,你的灵感时有迸发,短短几天就能写好代码,但现在却成了过眼云烟。突然之间,产品和工程团队陷入了困境。每一项创新举措都举步维艰。
为什么软件公司会遭遇这种窘境?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常见原因。
第一,技术债务。奇思妙想在一瞬间变为现实的日子不复存在,却留下了技术债务的后遗症。
由于之前是为单个客户或独立用例构建产品功能,而现在客户群不断扩大,集成也愈发复杂,因此,团队往往无法预测会出现什么架构问题。此时,应该用生产就绪的代码巩固最初的基础设施。
几乎每家公司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哪怕是Google。几乎没有人能像编写新功能那样对重构代码孜孜不倦,将技术债务指派给士气低落的开发人员只会是一团浆糊。
其次,创始人/ CEO曾经只关注产品,但现在已经行不通了。以前他们把90%的时间花在产品上,包括寻找产品-市场匹配、理解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愿景、模拟编码。
如今,对CEO工作量的要求呈现爆炸式增长:融资、招聘、发布、管理、董事会会议,数量和种类繁多。他们投入在产品上的精力不再是90%,可能只有15%或20%。当没有人推动产品路线图执行时,产品创新就会减速。
第三,客户惯性。随着客户群的增长,产品无法达到预期的发展速度,因为每一次迭代都需要对现有的客户进行再“培训”。即使是微小的用户界面调整,也会导致用户方的技术支持请求量增加,由此带来大量支出。
第四,测试需求。质保领域将一系列测试软件称为套件,即通过一流工程团队达到顺利发布产品的目的,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排除日后使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在这一阶段,关键不在于套件,而在于控制,作用就像架在牛肩上的沉重木轭。
正如工程团队会积累技术债务一样,质保也是如此。很少有公司在争取实现产品-市场匹配的过程中,还会额外投入开发更好的测试工具。但是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测试成为扩展基础设施中又一个需要大量投资的关键部分,但在客户的角度,他们觉察不到有何改进。
这些问题大多无法解决。在获得产品-市场匹配之前进行测试并不划算。你也许可以预料到客户惯性,却无法有效改变客户行为。大家都是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熟悉操作。
但是,初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优先保证高质量、为现有客户制定过渡计划,以及指派专人再次实验产品,专人可以从招聘、部门负责人中挑选,或者将CEO部分工作委派他人,然后主要关注产品。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栈外(ID:zhanwai_),作者:Tomasz Tunguz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