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no 来源|孤岛(ID:gu_dao2015)
今年春节,街头有点儿冷清,以往热闹拥挤的餐馆、喧嚣吵闹的茶馆和KTV,如今一一拉下了卷帘门,贴着一张暂停营业的通知,而至于什么时候开业,上面写着:时间待定。
只有超市和菜市场一如既往地营业。
新型肺炎这只黑天鹅猝不及防地砸下来,没有丝毫预告。
它扑一扑翅膀,产生的连锁反应就已经波及了各行各业。
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
飓风之下,其实每个人都危若累卵。
01.
西贝告急,难以撑过三个月
这次疫情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餐饮业。
前两天,西贝餐饮的董事长贾国龙表示,当前400家线下门店基本都已停业,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7-8亿元。
如今西贝有2万多名员工待业,一个月光是人工成本就要支出1.5亿,如果疫情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即便贷款,西贝账上的现金也撑不过三个月。
贾国龙说:“没遇到危机的时候,我们还挺牛的,还说我们不缺钱,现金流足够。危机来了,突然发现现金流根本扛不住,一算账,真的,我们连三个月都抗不过去。”
很多人不了解餐饮行业,所以对餐饮行业的支出没什么概念。
一般到了年底,餐饮行业要给供应商结掉货款,员工一年的年终奖也得一次性发放完毕,而春节是营业高峰期,正常情况下,春节期间的营业收入能够覆盖之前的支出,保证企业能够有正向的现金流。
然而,今年的春节戛然而止,生意突然停住了,所有能赚钱的都停了,但是人工成本还在不停支出,也就是说,只出没进。
其实西贝算是行业里不错的连锁餐饮品牌,即便如此,这样的企业面对疫情依然捉襟见肘,难以招架。
西贝如果关门,不仅意味着在商场吃饭少了一种选择,更意味着2万员工将在一夜之间失业,没有了收入来源。
当一个人离开一个城市的时候,不会有人关心“他们会去哪儿?他们带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
但当一群人离开一个城市,没有人可以视而不见。
02.
春节档百亿票房打水漂
除了餐饮业,影视行业也是愁云惨淡,纷纷停摆。
《唐人街探案3》、《囧妈》、《姜子牙》、《夺冠》、《紧急救援》、《熊出没·狂野大陆》等多部热门电影宣布撤出春节档,百亿票房打水漂。
不仅如此,“元宵档”和“情人节档”可能也会因为此次疫情而变得惨淡不堪。
除此以外,2020年不少剧组的拍摄工作也被叫停。《传家》、《有翡》、《大江大河2》等电视剧宣布停止拍摄,很多综艺节目也延期录制。
即便停机,也依然要支付演员及工作人员的酬劳和吃住、摄影场地的租金等费用。
电视剧《清落》的制片人陈益韬在微博上说,停机后一天亏50万,在不知道何时可以重新拍摄的情况下,可能面临破产。
演员辛鹏在节目中谈到,自己在拍完《鹤唳华亭》之后,有一天经纪人跟他说,寒冬来了,辛鹏不以为然,没想到到现在已经有十一个月没有接到任何新戏和通告了。
有一次,辛鹏凌晨两三点的突然从床上坐起,在家里大叫,焦虑为什么自己现在没有在工作,他甚至考虑过去送外卖,体验做外卖小哥的生活。
即便是光鲜的明星,在寒冬的重创下,依然需要艰难度日,更不用说普通人。区别只是在于,普通人的艰难往往是沉默的。
03.
车厘子遇上中年危机
而往常春节十分紧俏的车厘子,今年也在疫情面前遇冷。
疫情爆发前,去超市购物,看到车厘子前人潮汹涌,一位老奶奶一边挑选,一边跟我说“我孙子去年给我买的,很好吃的。”
然而疫情后的超市,人潮依然汹涌,大家戴着口罩,往购物车里装满蔬菜、面包、方便面等必需用品,而车厘子的货台前却无人问津,一盒盒车厘子也不似往常那般光泽新鲜。
对于车厘子这种高价保鲜期较短的水果来说,如果不能及时降价促销,那么对于水果商们来说,面临的不仅是水果滞销,后续也会带来大量的损耗。
而线上车厘子的销售也不容乐观,物流成为一个大问题,包装所需的泡沫箱、冰袋、干冰等耗材因为疫情的原因很难及时到货。
我们是终端的消费者,只看得到车厘子贵不贵,新不新鲜,包装是否用心,隔着一环环供应链,水果商们愁白的头发,我们却难以想象。
04.
近八成书店坚持不到3个月
我有个在南京开书店的朋友,因为疫情也关掉了书店。
至于何时再开店,她也一脸茫然。
夫妇两人全职投入在书店的事业中,虽然没有聘用员工,但每个月上万元的租金,也给夫妇两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可以说,个体业主是最先感受到经济冷暖的群体,每天看着书店里的人来来往往,经济好不好直接体现在客流量和营收上。
书店行针对书店现状发起了一项调查,调查涵盖了除西藏外中国大陆的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书店,问卷数量达350多份。
从调查结果来看,86%的书店已经暂停营业,而对于书店来说,暂停营业几乎等于没有任何收入。
虽然有的书店通过开展线上购书业务、线上授课、社群授课等方式为自己创收,然而依然是杯水车薪。
以书店目前的储备资金来看,三成书店只能维持一个月不到,而四成书店撑不到三个月。
房租、人员、货款可能成为压垮书店店主们最沉重的负担。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段话:
除了生病和死亡,我并不明白疾病会带来多大的影响。直到朋友告诉我,如果疫情持续到五月,他们的公司会宣布破产,那一瞬间我才明白,无论是否被感染, 每一个人都在这一场灾难里了。
最后:
相信不少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关心老板们过得好不好?中小企业能不能存活?这些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远方的哭声”不过是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然而,我想说的是,身在大环境之下的我们,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我们受到的影响,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我的小舅妈,在小县城开了一个小面馆,每天早上4、5点就要起床烧水,准备当天的食材,辛苦一天,净利润也不过两三百。
而如今,已经有将近半个月没有营业了,但年迈的父亲跟着自己吃住,每个月还得承担一千多的房租。
对于个体经营户来说,不开门做生意,就等于没有任何收入。她每天都在焦虑什么时候能够开门做生意,然而在这件事上,谁都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疫情之下,没有赢家。
国家经济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也与大环境分不开,无论是否愿意,我们早已被卷入这场灾难里。
年前裸辞的年轻人,可能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工作。
负担沉重的中年人,可能收到公司的裁员、降薪的噩耗。
干劲十足的创业者,可能被高昂的租金和员工成本压垮。
微博上看到“姓氏乔”写下的一段话很有感触:
什么叫共克时艰啊,就是当下的每个人,都很难。
医生,又累又惨,站在一线还没有足够的口罩和防护服。
餐饮业,明明是民以食为天,如今没有人敢去餐厅吃饭。
西贝莜面村,老板说2万多个员工待业,就算贷款发工资,也只能坚持三个月。
那发不出工资怎么办?不仅仅是店垮掉那么简单,而是2万个员工全部事业。
果农也很难,特别是像草莓这种高成本水果。怎么办啊?明明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一次。
还有花艺师,库存鲜花都快死了,批发商不营业,花也卖不出去。每天还要承担房租水电,明明都是那么漂亮的花。
更别说应届生、年前辞职的人、即将找工作的人,各行各业都这么难,只会缩减员工、降低薪资。
除此以外,旅游业、酒店业、媒体也.....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都是蝴蝶翅膀上的那粒微尘,被裹挟在龙卷风里,谁都晕头转向。
唯有共克时艰,砥砺前行。扛过了寒冬,才能迎来春暖花开。
参考资料:
《当车厘子遇上疫情,春节成为了一场考验》公众号:新商业情报NBT 作者:朱若淼
《号外|西贝危急!餐饮业海啸滔天》公众号:网易财经 作者:陈俊宏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生存艰难——2020年春节实体书店紧急调查分析报告》公众号:书店行 作者:曾锋&孙谦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孤岛(ID:gu_dao2015),作者:Juno ,壹心理、领英专栏作者,多维度解读单线人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