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阻碍你情绪稳定的,是这3种思维方式

分享到:
 管理的常识 • 2020-02-26 20:45:29 来源:管理的常识 E11858G2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现代职场人的生活总是充满压力:“裁员潮””996“”还房贷“”育儿“……这些琐碎而重大的事件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我们脆弱的神经。  

然而,周围却总有些人“不长眼”,跑来触及我们的情绪底线:一个过分挑剔的上司;一个吃不得一点亏的下属;一个漠不关心的配偶;一个不听话的小孩;一个牢骚满腹的朋友;一个老跟自己过不去的亲戚……

有多少次你听人说,“我喜欢这份工作,但我的老板要把我逼疯!”或者,“你们这几个孩子要把我逼疯!”

有时候,这些人是有意操纵我们的情绪;有时候,他们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我们还是不高兴,充满戒备,感到受了伤害或气得发疯。

我们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过上既能达成目标,又能享受过程的完美人生?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怎么说。以下,Enjoy:

01

导致情绪受影响的

三种病态思维方式

我们都是肉身凡胎,不能像机器那样自始至终地保持纯功能性思考,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更好地思考、感受和行动。做到这点需要两个步骤:

首先理解你为何跟自己过不去

然后是如何改变你的过激反应。

这里有有三种病态思维方式。

1.灾难性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把什么都看成灾难,甚至把不是灾难的事情放大成灾难。

许多灾难性思维从“万一……怎么办开始。比如,你在外间办公室等待一场重要的求职面试,你可能想到:

万一我答不出他们的问题怎么办?

万一我是大材小用怎么办?

万一我的话不中听怎么办?

万一我没得到这份工作怎么办?

……

这些问题强烈表明,如果真是如此,这就不仅仅是值得关注的事,而是意味着真正的灾难—恐慌时刻到来了。

带着这种思想去面试,你早已精神崩溃,不战而败。

成年人在私生活和感情生活中常会误用灾难性思维方式。比如你和爱人或情人或两者的关系都出现了严重问题,你会开始想:

万一他不爱我了怎么办?

万一我对她没有吸引力了怎么办?

万一我将孤独终老怎么办?

万一我保持这种关系但很不如意怎么办?

万一他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去改变怎么办?

……

此类假设品种繁多,能叫我们沮丧无比。在你懂得改变和控制灾难性思维方式之前,理解什么是灾难性思维方式,什么不是,是有帮助的。

不是每一个“万一……怎么办”的念头都是灾难性的。把“万一……怎么办”念头变得灾难性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如果你对“万一……怎么办”的回答是“太可怕了!”(诸如此类的反应),你可能就是把事情恐怖化。

你把事情恐怖化,等真正发生时,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恐怖,这种情况你遇到过多少次?

在某种情境中把事情恐怖化是正常的,但我们把事情恐怖化的次数比别人多得多。我们其实可以学会不放纵情绪上的反应过激。

2.绝对论者思维方式

绝对论者思维倾向以下面几种形式出现:

“我必须……”

“我应该……”

“我不得不……”

“我只能……”

“我一定得……”

“我非……不可”……

非得“我应该”不可吗?当然不!

然而,我们就是这么去做了,而且是经常性的。我们搞砸了,我们被拒绝了,事情没有朝我们希望的方式去发展,于是我们就“我应该”个不停。

当你已达到“我应该”的标准时,于是你就开始了“你应该”:

“你知道你必须……”

“你应该更多地……” 

“你非做不可的是……”

“你就该……”

领导被人“你应该”了一通,立马把自己的下属“你应该”一通,下属再对下属念“你应该”经。

这就是“你应该”的涓滴理论,一直往下滴,直到底层某个人回家踢了猫一脚,或把猫扔了出去,猫成了无助的出气筒。

然而,更坏的莫过于我们在心理上对自己念“我应该”经。这种形式的“应该化”会让我们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

我们的大脑不停地被“应该化”狂轰滥炸,因而不停地被灌输。

最典型的是在家中,父母是始作俑者。

“你对弟弟应该好一点。”

“你应该想要成为一名医生。”

“在学校,你应该是一名聪明学生”

“别忘了,你应该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

还有些人,你们一见面,首先从他们嘴里冒出来的就是某知名人士的姓名或名牌,以示与其相识或拥有,借此抬高自己身份。在任何事情上都如此:

“有一天我开着自己的宝马(或奔驰或保时捷),谁知路上堵得很。”

你站在那儿,眼里一片茫然,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是什么,直到你意识到对方是在提醒你,他有辆代表身份的名车。

另外一些人第一次见到你时,喜欢盘问你:

“你好,你住哪儿?”

“是吗,哪一片区域?”

“是地区性住宅?还是像我们一样,住在定制的总统套房?”

“你住的地方景观如何?”

最后,你的回答表明你的处境不及问话的人时,“哦”的一声表示出他兴趣不大,更表示出他非常的不屑。注意识别这种人,不要被他扰乱心神。

这些都是一些平凡的例子,表明给别人念“应该”经是怎样的不入流。而给我们自己念“应该”经则是过激反应的最坏一种,因为我们把自己弄得很悲惨,并且任由他人他事对我们为所欲为。

3.合理化

合理化就是弱反应。它们以这种思维形式出现:

“谁会当回事?”

“天还没塌呢!”

“别烦我。”

“那又怎样?”

这些都是否认我们有所反应的表现。实际上,它们是骗局,即使用它们,我们就是在欺骗自己!

当我们合理化时,我们不去感觉,只试图否认这些事,即使是对我们自己。

比如你正在经历非你所愿的离婚。如果你就当这件事没发生,可能会给自己找一堆理由,就像上面所列举的那样。

事实上,你可能会有一些说得过去的感觉(虽然不糟糕、不可怕、不恐怖,你能够忍受),但合理化往往会让你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允许产生任何反应。

合理化可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但会让你在操纵者面前不堪一击,因为你压根儿没去正面交锋。

父母在对待一个难管教的孩子(比如儿子)时,有时候会走到这一步,他们会这样想:

“我受够了。他要自暴自弃我也管不了。我放弃了,他爱怎么毁灭自己的生活就由他吧。我无所谓了。我不管了。”

通常,在他们把事情多次恐怖化和应该化后,这种情绪就上来了。经过一天或更多时间的合理化后,他们通常又开始把事情恐怖化,又开始念“应该”经。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时候,合理化不过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不管是对什么合理化。

我们也将恐惧合理化:“现在要求加薪不是时候。”或者,“走上前去向那个人自我介绍不合适,旁边人太多。”

我们能够不可思议地将不道德或不得体的行为合理化,然后骗自己接受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家称这种类型的合理化为认知失调,意思是我们会很出格地给不好的行为贴金或使其合理化。

合理化成功地掩盖了真正操纵我们的人或事。遮遮掩掩起不了作用。回避和否认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办法。回避的问题仍然存在,绝对会再一次浮现出来!

02

用更佳之选强力替代

把我们心情弄糟的疯狂念头

把事情恐怖化、应该化和合理化是三大逼我们就范的主要方式,它们不仅使我们无法有效应对困难局面,而且还将我们搞得很狼狈。

生活中总有些人和事把我们耍得团团转,似乎是这些人和事本身控制了我们,但事实上是我们对这些人和事的思考和反应决定了我们的心情好坏,决定了我们对具体情况做出的反应。我们自己成了始作俑者!

所幸的是,我们也可以学会不被牵着鼻子走——我们有第四种类型的思考:

“我想要……”

“我宁可要……”

“我更喜欢……”

“如果……就更好了”

不要走极端说服自己不在乎做得好不好。(“做砸了我也不在乎。我不会难过的。”)这样想就是合理化,就是设一个骗局。

专注更佳之选处在两个危险极端(恐怖化和应该化相对于合理化)的中间,能帮助你拥有健康、适度的感觉,而以前你可能反应过激。

重要的是,更佳之选并不是人们时时提倡的典型的“积极念头”。更佳之选不是表明你能够或一定会成功,例如你能游刃自如地应对局面,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

更佳之选是说试一试也无妨,即使你会失败、被拒绝,诸如此类。

假如最坏的事真发生了,你也不能无动于衷(这是合理化),而是能够着手应对。

不管你致力于再次尝试还是另辟蹊径,都不会乱了阵脚。

朝更佳之选的方面想,而不是朝要求方面想,这个理念非常容易理解,但做起来难,特别是当某人某事牵着你的鼻子走的时候。这要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但回报是惊人的!

认识和鉴别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及更佳之选各自之力量的最佳办法是看你应对其中某一个时相应的行为表现。

举个例子:

你每天都刻苦工作,总是愿意付出额外努力,比如多做一点来把事情做完。

但你的上司很少赞赏你,也不承认你的额外努力。相反,他挑毛病快得很,不了解全部情况下不留情面地批评人,而且还乐得给你的工作加码。

你喜欢你的工作,但也架不住只有苛责和冷漠,没有肯定和赞赏呀。

1.3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1)可能出现的恐怖化做法

万一我的工作表现只是很平庸怎么办?

万一我只是埋头苦干得不到任何回报怎么办?

万一他根本不关心或这样做只是针对我怎么办?

我这么卖力地干活,却得不到任何赞赏,真是气死我了。我不是机器。他为什么就不能偶尔用好评来平衡一下批评呢?”

2)可能出现的应该化做法

“我的上司怎么这么差劲!他应该明白这样一个简单事实,要想人们不懈地努力工作,需要不时地给他们鼓励。

我呕心沥血地把工作做好,只落得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这是图什么?他应该懂得人的心理,这个讨厌的家伙!我应该辞职,让他吃瘪!这样他才会意识到我所做的一切。

我应该勇敢地面对那个可恶的家伙,给他一顿臭骂,我不想再做胆小鬼!”

3)将事情恐怖化和应该化后,可能会……

放慢工作节奏、愠怒,对你的上司不再那么积极配合,说话冷嘲热讽,暗含抱怨,在其他事情上跟他针尖对麦芒,向他人抱怨,他离开办公室时在他身后做鬼脸。

5)可能出现的合理化做法

“天下乌鸦一般黑。上司都是这副德行。也许我更努力一点,他会注意到我的努力。多半不会。我只要把工作做完,拿了工资,然后走人,但别想要额外的什么。我已不在乎。见鬼去吧。”

6)将事情合理化后,可能会……

沉默寡言,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不高但瞒着别人,什么也不说。

2.更好的思维方式

1)实际上我们可能会这样想可能的更佳之选

我想要上司更加赏识我的努力,但并不意味着他该如此。

我既喜欢听他说好话,也喜欢他的批评指正。

我想要他尊重我的工作,并让我知道这一点。

如果他一点都不改进,我表示遗憾。

我很关注这些,而且我有义务对这点做些什么,包括跟他谈谈,不发牢骚、放下心防、不说难听的话。

2)考虑到更佳之选后,可能会……

保持你的骄傲和热情,保持高水平的努力和表现,从能够互相承认和欣赏的同事那里寻求支持。

以适当的态度请上司对你的努力除了中肯的批评外给予一些褒奖。

不管上司有没有改进他的领导作风,你一如既往地游刃自如地处理事情——不要让他来烦你。

03

结  语

你行为的不同完全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你注意到了吗?

就本文而言,我们教导和训练这些技巧加起来已有56年时间,我们仍然为上佳的结果而惊叹。

如果你使用这些技巧,你可以靠指导和控制你的想法来指导和控制你在某种情形中的感觉和行动。

这不容易做到,需要大量的练习,但太值了!

关于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被公认为十大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弗洛伊德第三)。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治愈了15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被美国媒体尊称为“心理学巨匠”。

本文为“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首发,摘编自《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取得授权。

本文来源管理的常识,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50 q2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情绪稳定 思维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