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不买我的产品,我就杀了你”:一家曾经媲美百威的啤酒公司的自我毁灭

分享到:
 栈外 • 2020-06-02 11:56:18 来源:栈外 E884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Stephen Moore  来源|栈外(ID:zhanwai_)

本文看点

▪ 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啤酒公司Schlitz在上世纪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是犯了太多错误、判断失误以及让人质疑的价值观。为了击败百威啤酒,Schlitz放弃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在产品质量上走捷径来降低成本。

▪ 他们加速发酵,缩短啤酒酿造周期,使用更便宜的原料。为防止啤酒在冷却后出现浑浊,他们添加硅凝胶。顾客当然不买账。之后,其市场部门推出了自以为影响力更大的广告,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观众感受到了威胁性。于是,Schlitz很快倒闭了。

▪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客户至上,不要走歪门邪道。不要重蹈Schlitz的覆辙。

1

原文来自Medium,作者Stephen Moore

1902年,Schlitz生产了100多万桶啤酒,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啤酒厂。

Schlitz啤酒曾经被称为“让密尔沃基出名的啤酒”。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与Budweiser(百威)为了成为美国头号啤酒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到了20世纪80年代,该公司在全美范围内的工厂纷纷关门,市值损失了90%。

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史诗堕落到这般田地?

正是过多的错误、判断失误和让人质疑的价值观,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导致了这家公司倒闭。

这一切都始于1957年,当时Budweiser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并自此扶摇直上。Schlitz非常在意名次,于是为了跟上形势而开始做出考虑不周的决定。

“Schlitz错误”

在一次严重的误判中,Schlitz意识到,虽然它无法在生产上击败Budweiser啤酒的生产商Anheuser-Busch,但它可以尝试在利润上击败它们。这个严重误判现在被称为“Schlitz错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Schlitz放弃了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在产品质量上走捷径,以降低成本。它悄悄地这样做,希望顾客不会注意到啤酒的差别。据说,Schlitz Brewing的CEO罗伯特·乌莱因甚至认为,美国人太愚蠢,根本不会发现啤酒中的任何变化。

他们错得非常离谱。

事实证明,Schlitz的顾客对产品了如指掌,甚至可能比公司本身更了解,他们几乎是立刻就察觉到了这些变化。

啤酒鉴赏家总结说:“从A到B、从B到C的步骤可能微不足道,不引人注意,但从A到M的步骤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啤酒向导道格·米勒在谈到Schlitz的错误时说:“喝啤酒的人了解Schlitz的产品,他们非常挑剔。如果你改变了他们喜欢的产品,他们就会反抗。如果有任何口味或颜色的变化,很多喝啤酒的人都会说‘不,这不是同一种产品’,然后他们就会转向其他产品。”

Schlitz低估了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鉴于此,Schlitz决定快速改变做法,在其他方面打起了主意。

除非命悬一线,否则不要随便动歪脑筋

Schlitz公司对其产品所做的改变很复杂,但从最简单的层面上来说,他们改进了酿造机制,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更多的啤酒推向市场。Schlitz通过加速发酵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称这个过程为“分批加速发酵”,加速发酵将酿造周期缩短了50%。

但该公司并不满足于此,他们选择使用更便宜的原料,用干啤酒花颗粒代替新鲜的啤酒花。他们还添加玉米糖浆以减少大麦的使用。

削减成本不是Schlitz的主要问题,因为大多数公司和企业都会关注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提高利润率。

问题是这些措施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他们标榜自己的产品是“世界上最精心酿造的啤酒”,现在这句话对其就是赤裸裸的讽刺,因为Schlitz采取的这些措施违背了他们的品牌精神,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

这些改变诱发了很多问题。

由于啤酒陈酿时间较短,Schlitz不得不加入硅凝胶,以防止啤酒在冷却后出现浑浊。Anheuser-Busch很快就指出了这一点,并凭借其“纯天然”的Budweiser啤酒营销活动赢得了市场。

此外,Schlitz公司不得不在加速发酵的时候添加“啤酒泡沫稳定剂”。经过几番试验后,员工们发现,这种稳定剂会在啤酒上形成一种模模糊糊的“粘液”。但是,公司选择忽略这种副作用。结果,顾客因为害怕生病不再购买他们的啤酒。

最后,Schlitz不得不花140万美元(按通货膨胀调整后计算,在今天约为1,000万美元)来召回1,000万瓶啤酒。

这个后果生动地说明了削减成本并不总能为你省钱。

垂死挣扎,最后一搏

随着顾客离开,啤酒销量下降,利润减少,Schlitz加大了攻势,鼓励市场部门推出影响力更大的广告。

当他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却跌入到了尘埃里。

市场部门推出的广告真的是很糟糕,被戏称为“快喝Schlitz,否则我杀了你”系列。

在其中一个广告中,一个粗犷的伐木工人旁边有一只宠物美洲狮,而另一个广告里有一位拳击手。在这两个广告中,都有一个画外音问能否把主人公的Schlitz啤酒拿走,取而代之给他们一些别的东西。

两个主人公的回答都是“你想横刀夺爱?”伐木工人看着他的美洲狮,对它开玩笑说:“向你的午餐问好。”之后,美洲狮开始咆哮,张开了血盆大口。拳击手则威胁说“我要扮演毕加索,把你钉在画布上”,然后笑了起来,眼里尽是疯狂。

这场营销活动试图借此取悦观众。然而恰恰相反,它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它让观众感觉受到了威胁,很多人认为这些广告“具有威胁性”。

这些广告只播放了十周就被撤下来了,Schlitz解雇了负责此事的营销团队,但是为时已晚,Schlitz的命运已成定局。正如作家阿什莉·休斯所言:“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这次失败对于这个早已臭名远扬的品牌来说雪上加霜。”

在那之后,Schlitz很快就倒闭了。1981年,Schlitz关闭了密尔沃基啤酒厂。1982年,Schlitz被啤酒公司Stoh收购。到了1999年,Stoh也因为收购时欠下的债务而破产了。虽然Stoh现在还远远不足以成为美国头号啤酒,但是它近来已经在中西部找到了复苏的希望。

这则警示性的故事告诉你,在商业和市场营销中,有一些规则是适用的:客户至上,以及除非命悬一线,否则不要随便动歪脑筋。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你,无论做什么,都不要犯“Schlitz错误”。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栈外(ID:zhanwai_),作者: Stephen Moore

本文来源栈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2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啤酒 经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