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职场中最高的自律,是放弃不断改变他人的想法

分享到:
 Ray先森 • 2020-06-24 08:00:59 来源:Ray先森 E5005G2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Ray先森 来源|Ray先森(ID:RayZhang1993)

Ray先森说

很多年前,我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遇到一位领导。

这个领导白手起家,在深圳多年打拼也是事业有成,而且很有能力,资源也多。

我在他的手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过程也是非常惨烈,甚至是非常痛苦。

因为这个领导,确实对下属很严格,严格的程度甚至到了可以骂哭下属的地步。

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你要这样做!”“你怎么不那样做?”“为什么你要这样做?”

用黄晓明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当然,最后我们的工作完成变成了毫无灵魂的搬砖,因为他的控制欲和改变欲太强了,虽然大家表面上都很听他的,但是时间久了,大家心态渐渐都变了:

“反正你是老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按你的意思来就行了。”

不断想改变他人的想法,是一种胜负欲作祟的表现,但恰恰也是这样的行为,

很多时候会伤害到很多人,包括你的同事、朋友、和亲人。

 1

不断想改变他人的想法

是对对方最大的不尊重

在后来的很多年,当我自己开始在职场上带新人的时候,发现自己也在不可避免的重复着当年领导的行为。

记得有一次,公司给我安排了一个98年的应届生同事做搭档,我也在很多次的沟通中,直接否定了他的想法和行为,那时候在我看来,我不过是为他好。

但后来我也觉得,这种所谓的“为你好”,恰恰是给自己开脱的托词。

但凡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职场上确实有这么一类人:

很喜欢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甚至把自己的标准,当成绝对正确的标准。

这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霸道总裁风格,虽然看起来很有震慑力,但绝对算不上一个好领导,更不用说得到下面的员工打心底的佩服,别人最多不过是敬你是个领导和为了拿你这份薪水而已。

后来,在我职场的历任领导中,这种霸道总裁式的领导最明显的特征是:

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否定别人的想法。

而这样的思想,最终演变成各种让人难受的行为和言论:

你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方案,别人随便找个理由给你打发了;

你之前99%的付出看不见,唯独揪着你1%的瑕疵猛烈批评;

你做的任何事情在对方看来,都是不对不行不标准不合格。

然后抛出自己的想法向你兜售,那种“高高在上我说的都对”的行为,无疑最让那些真正付出努力的人,消耗点最后一丝丝热情和自信。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也举过一个案例:

有一种领导无时无刻不在彰显自己的权威感,即便是面试过程中也是如此。

如果你在上一家企业中的工作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在当下的面试中被不断否定,甚至不断质疑。

你需要明白的是:

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工作衡量标准,并不是你的工作态度和质量就不行。

话说回来,但也恰是这种不断想改变他人想法的行为,成为这种领导彰显权威感的必要手段。

剑桥大学导师艾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写过:

“可以清晰并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用攻击和防卫。”

我想,好的沟通大抵如此:

陈述事实的过程和结果,而非不断改变别人的想法,甚至用身份、权利、地位上的差距去攻击对方。

那样带着伤害的沟通,才是对对方最大的不尊重。

 2

凡事只问对错的沟通

才是最无效的沟通

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蔡康永讲了一个职场故事:

一个一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满腹经纶、辩才纵横,每次部门开会,上司问到他的意见,他都侃侃而谈、很有想法,上司们也很欣赏。

可惜大家都不喜欢他,需要协调事情的时候,别的部门的人很少愿意配合他,同部门的人也不太愿意陪他冲锋陷阵。

他其实很优秀,但问题是,他喜欢在智商上、口才上、能力上碾压别人。当他和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老是把对方讲到哑口无言。

口头上吃过他亏的人,都盼着他出洋相。

高智商、口才好的职场人,我确实也见过不少,但最后拍板常常是那个不怎么说话的领导。

吴军博士曾经在《格局》中提出一个“带宽效应”:

人的思维能量是有一定容量的,就像水流一样,一个水管的粗细,河流的宽度,有的人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拓宽这个带宽的宽度,但是无论是谁,带宽的宽度都是有限的。

当思维被某一件事占据的时候,就会出现满脑子都是这样的事情。

同理,凡事只知道问对错的人,最终很难再把宝贵的注意力用以自我提升和向上精进,而且到最后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解决。

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事情的对错,而无事情的结果,一旦迷失在这个方向之中,时间和精力就会被大量浪费甚至是牵扯影响。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领导,很喜欢揪着下属的对错不放,而不是说明事实:

领导:你说,你这件事是不是做错了?

下属:领导,可是我这事做好了啊?

领导:你结果虽然是做好了,但是过程错了。

下属:那请问职场中到底是以结果为准还是以过程?

凡事只问对错的人,眼里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错,而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对错论”的狭隘局面不能自拔,最后演变成在无效沟通里越陷越深。

甚至有时候,只看得到别人的缺点,而对对方的优点假装看不见。

《奇葩说》冠军程铭曾经就对“对错论”提出过自己的一个看法:

我始终认为能不能应对不好的问题,是由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的,而不是纠结于对错本身。

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把眼神聚焦到糟糕的一面,糟糕就成了全部,你也会随之阴暗下去。

但哪怕只有1%的事是光明的,你盯着那1%,你就会开朗起来。

有时候,其实很多事并没有对错之分,不过是看法不同而已。

总有人问,好的职场沟通,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人可能会回答是三观相合。

三观固然重要,但比三观相合更重要的,是不争对错。

 3

尊重别人的情绪

而非不断改变别人的想法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记录过一则小事:

“我和锺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的读音。

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

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公断。

她说我对,他错。

我虽然争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与人相处之间总会有分歧,而总有人一定要争个对错,辩个高下,甚至是以此为乐为荣,但他们可能都忘了: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些人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分对错的过程中,而让自己的视野渐渐变得局限、主观、狭隘,最终渐渐走入一个死胡同。

而这个走入死胡同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改变别人的想法中慢慢进行的。

记得以前在和甲方沟通的过程中,就接触了一个做法律出生的项目负责人,我发现对方身上的那种辩论队气质简直是工作过程中的一场噩梦。

那种言语中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加上一种“我说的都对”的权威感,以及用非专业性的意见对我们的工作各种点评和改动,给人一种十分不舒服的感觉。

这个世界,没有谁喜欢被质疑、被反对、被否定、被攻击、被别人按着头说我错了。

真正的沟通,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情绪下,而非不断改变别人的想法。

以前还遇到过一个做健身教育的朋友,她在和会员交流时非常有耐心,轻声细语温柔备至,但是对她的男朋友却常常各种苛责和挑剔,总是不满意这个男生种种行为。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男生已经做的很好了。

我观察的到,她在沟通中,很少有在意那个男生的情绪表现,哪怕是他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还是在不停的说不停的说,说到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其实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有一个真相是亘古不变的:

真正的交流应该是谦逊而客观的,他们积极寻找共识、乐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揪着别人的问题说三道四。

解决问题本身,远比通过争吵获得一场没有意义的输赢要重要的多。

写在最后:

就像刘润老师写的那样:

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我的时间被浪费、心情被影响、情绪被污染,我的损失将会越变越大。

那我会主动认错,并迅速离开。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时候面对一些无谓的争辩和解释,我通通保持更冷静的态度,而不是让自己陷入情绪的失控,并极度渴望通过改变他人来证明自己。

毕竟人生很贵,我没有太多时间操心怎么去改变别人,

也并不想为太多无关紧要的人改变自己。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Ray先森(ID:RayZhang1993)

本文来源Ray先森,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1 q2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职场 改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