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陈玮 来源|玮哥说书(ID:weigetalk)
企业高管的角色,根据责权利能-责任、权力、待遇和能力要求-可分为A、B、C三大类。
A类是幕僚式岗位,例如财务、人力、法务等等参谋类的岗位;B类是业务协调及支持类,例如品牌管理、采购管理等等;C类是业务部门的领导角色,例如销售、生产、事业部负责人等等。
一种简单化的理解就是业务的前中后台:A类是后台、B类是中台、C类是前台。
C类高管角色通常手握重兵、做的是攻城掠地的事情。结果很好衡量,好坏立见分晓。C类高管的角色不能只关注执行,还要展现强大的战略思维能力,持续探索并升级模式、战略,并追求系统性的成功。要成为成功的C类高管,至少需要具备强大的战略思维能力、组织设计和团队领导能力、追求卓越的执行能力;
A类高管大部分可以看成是后台类高管,典型的角色包括人力资源、财务或公关负责人。他们关注的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保障,例如要时刻关注企业的现金流、组织和团队士气、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公众形象等等。
这些高管角色首先要为业务运作提供保障,可以小到员工是否有食堂和班车、业务扩大时员工是否有工位、月底是否有足够现金支付员工的工资等等;
但也可能战略性到确保企业能否筹到资金以完成一项战略性收购、组织是否能够培养或储备足够的领军人才,以开启新的多元化业务线、或者能否确保企业拿到卡脖子的政府许可等等。
A类高管虽然眼光也需要内外兼顾,但总体来说,他们可能是最高层领导者最好的组织内观者。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看内、又看外,雷达系统足够敏锐方能制胜天下。
但C类高管喜欢甚至擅长向外看,这样A类高管所拥有的组织内观的洞察力就极为重要了!既洞察外部世界、又审视自身组织,这样整个组织才具有一个平衡的内外观。
B类高管好像是中场球员,需要承上启下、瞻前顾后、联结多方。他们并没有像C类高管那样直接经营核心业务,但也不像A类高管那样站位靠后。他们离业务没有C类高管那么直接,但比A类高管更接近业务核心。
有些B类高管需要确保企业的供应链的高效、有些B类高管努力设计更好产品、研发更好的算法来支持业务。他们提供给企业的,常常是企业竞争优势中不可或缺的价值。
因此,高水平的B类高管,不仅在自己专业领域造诣颇深,不管在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还是客户交付系统方面,都有极高的悟性和洞察;同时非常善于与C类高管(直接的业务领导者)高度协同、无缝对接。
可以看出,这三类高管各有各的本事,对组织各有各的价值。做得了省长的不一定做得了部长;做得了部长的也不一定做得了省长。因此如果互相看不起、不合作不仅愚蠢而且有害。
当然,“将相和”之难,古已有之。屁股决定脑袋,有时候就是需要动动他们的位子,大家轮轮岗,使人开始理解别人的难处,学习站在其他高管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这种高管之间的轮岗,也是一种重要的高管培养方式,使高管们练出不同的肌肉。
作者简介:陈玮,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曾任合益集团东北亚区总裁;原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HO。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