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李焕英式的妈妈,还是希望少一点吧

分享到:
 孤岛 • 2021-02-25 09:29:09 来源:孤岛 E8194G5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Juno  来源|孤岛(ID:gu_dao2015)

今年春节去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

虽然进影院前,就知道了《你好,李焕英》的催泪威力,打好了预防针,准备好了纸巾,依然在电影最末20分钟的时候泣不成声。

不得不说,李焕英身上集合了中国人对母亲的所有幻想。

1

十八项武艺样样全能,随时准备为孩子做出让步和牺牲,对孩子却没有过度的期待和要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母女之间的牵绊比这复杂玄妙得多。

我一直觉得母女关系,是所有亲子关系中,最为奇妙的一种。

母女一场,既像是付出感与亏欠感的拉力赛,又像是轮回宿命、不足与外人道的对视和共谋。

01.

中国典型的母女关系

付出牺牲型

付出牺牲型的母亲在中国很常见,常常把女儿的需求放第一位,而自己的幸福、需求则退居二线。

我有个朋友,是典型的乖乖女,被母亲一个人拉扯大。

在她上学的时候,不少人曾劝过她母亲,别那么辛苦,再找一个人过日子吧。

为了不影响女儿的成绩,她的母亲没有选择再婚。

这种付出和牺牲从小被我朋友看在眼里,亏欠感放在心里越积越厚。

为了报答母亲,朋友也很少忤逆母亲的意愿,大事小事都听母亲的。

她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反抗”,是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她填了一所北方的大学。

她渴望考出去,去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在那里没有母亲,只有她自己和陌生又新奇的环境。

然而这次反抗不久后宣告了失败。

母亲为了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强行把她的志愿改成了本地的大学。

从此以后,我朋友仿佛认命了,也不再反抗。

这种付出牺牲型的母女关系,看似伟大,实则恐怖。

付出牺牲型的母亲往往把生活重心和人生意义建立在女儿身上,这样的母亲嘴上可能会经常挂着“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母亲追求自我、实现梦想的阻碍,甚至常常会想没有自己,母亲会不会更加幸福。

付出牺牲型的母亲,通过牺牲自我、幸福和生活,获得了某种道德资本。

她的世界里,只有女儿这一根支柱,所以支柱不能倒塌,也不能挪动位置,不然她的世界就会面临坍塌。

2

作为承担这一切的女儿,心里则会积压过多的亏欠感,这种亏欠感使得女儿只能选择顺从母亲的意志,不忍离开。

《为何家会伤人》中,武志红曾说过: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成为自己的人”,但抚养者们非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的意志被压制了,最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了自己。

母女关系,变成了共生关系。

女儿没办法和母亲做切割,所以女儿的人生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执行母亲意志的人生。

女儿成为了母亲意志的产物,自己的意志被压制了,最终丢失了自己。

挑剔苛求型

挑剔苛求型的母亲,常常会表现出对女儿的不满和挑剔,从小到大便对女儿的学习成绩、穿着打扮、性格习惯等方方面面多加评判。

《老友记》中,莫妮卡是一个身材窈窕,漂亮独立的女性,然而她却是一个有讨好型人格的人。

3

为了让邻居喜欢她,她会辛辛苦苦做很多糖果。

有一次,钱德勒问她:这就是你选择成为厨师的原因吗?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你?

莫妮卡的妈妈,就像她人生中的评委,每次见面,都会对她加以严苛审视。

而莫妮卡就像应对期末大考一样,每次妈妈来之前都要确保住处、准备的食物以及自己的状态处于“完美”之中,这样才不会被妈妈挑剔。

然而不管莫妮卡准备得再完美,妈妈总能鸡蛋里挑骨头,这时候莫妮卡仿佛又变回了以前那个自卑敏感的小胖妞。

后来莫妮卡的外婆去世,莫妮卡得知了妈妈也曾被外婆挑剔着长大。

那么多年过去,莫妮卡的妈妈还会抱怨说:你外婆一直都对我不满意,从小到大没有一件事儿我做的让她满意过。

莫妮卡的妈妈就是很典型的挑剔苛求型母亲,这样的母亲吝啬夸奖和赞赏,对女儿总是充满过高的期待和要求。

挑剔的本质是不接纳。

挑剔苛求型的母亲不仅不接纳不够好的自己,也无法接纳不够完美的女儿。

这样的母亲其实把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投射在了女儿身上。

在成为母亲以后,她从“挑剔”的被害者,不知不觉变成了“挑剔”的加害者。

武志红曾在《和另一个自己谈心》中说过一句话:妈妈凝视过你,你即能凝视万物。

3

“我发出的声音得到了你有临在性的回应,于是我的声音就存在了,而我也就有了存在感了。”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感知自己存在的唯一方式,是我们被妈妈看见并得到了回应。

当女儿感知到自己不被母亲接纳时,她的自我是破碎的,是不被看见的。

她知道,母亲的爱并非毫无保留的,自己时时刻刻处于被审视的目光中,母爱只会发生在“当我表现得足够好的时候”。

即便莫妮卡已经长大成人,蜕变成一个独立女性了,那个躲在角落里的内在小女孩,依然无助地渴望着被妈妈凝视,获得妈妈的接纳和认同。

而不出意外的话,现实生活中的莫妮卡们,也会变成一个自卑、没有安全感、内心有很大空洞的女性。

角色颠倒型

还有的母女关系,是母亲像女儿,喜欢任性撒娇,而女儿则变成了母亲,过早承担着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照顾者角色。

我有个朋友,她说自己的妈妈就像一个永远没长大的小女孩。

在家里,不管是她还是爸爸,都得迁就着妈妈。

而她的需求总是让位于妈妈的需求,她也很难从妈妈那里得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

在提到妈妈时,她的话语里不自觉地藏着一股怒意和怨气。

娱乐圈中,也有这样长不大的母亲。

董洁和儿子顶顶的相处模式,就是典型的角色颠倒型。

她会带着顶顶逛街,全程试衣服买衣服,然后让7岁的儿子在一旁给建议。

在顶顶忍不住去摆弄摄像机的时候,董洁发现顶顶不再关注自己,于是说:你这么不关心我的话,我真的要伤心了。

3

听完董洁的话之后,顶顶果然奔向董洁,一边抱着董洁一边安慰她说:小宝宝,乖,爸爸爱你。

明明是为人母的董洁,表现得像一个孩子,需要儿子不断的关注和反馈,而只有7岁的顶顶,却被迫承担着父母的角色。

加藤谛三在《长不大的父母》一书中提到过:

小时候没有被爱过的人,即便长大成人,身上也还是残留着种种幼稚的欲望,总是想任性撒娇、为所欲为,想让地球围着自己转,想受到万众瞩目,想忘却时间痛快玩耍。

即便后来年龄增长了,但内在依旧是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理极强的小孩,只不过被一层叫作“大人”的纸包裹起来了而已。

这时候孩子便成为了满足父母内在小孩的工具,父母会利用孩子来疗愈自己过往的创伤。

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本来应该是一面镜子,关注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的心声,满足孩子的自恋情结。

但在角色颠倒型的母女关系里面,孩子成为了照看者和给予者,不得不时时刻刻倾听母亲、及时给予母亲反馈,变成了父母的照看者。

这样的女孩长大后,潜意识里会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强烈敌意,同时会产生一种“我是一个没人爱的人”的自我认知,对他人的拒绝或无视也会非常敏感。

02.

宿命和轮回的链条

我一直觉得母女一场,就是一种宿命和轮回。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恋爱关系往往是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常常会在恋爱中寻找理想父母的原型。

武志红曾说过,所谓的缘分,其实就是我们拿着父母的模子去套,套上了,一见钟情就发生了。

这是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都渴望修复童年的创伤和遗憾。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儿,在3岁的时候,父亲和另外一个女人离家出走,抛弃了她跟妈妈,所以她从小到大一直很恨父亲。

后来女孩儿长大以后,喜欢上了一个踏实可靠、不善言辞的男人,这个男人和父亲截然不同。

但婚后不久,女孩儿开始对对方越来越不放心,开始查对方的手机和电子邮件,甚至跟踪对方。

因为潜意识里,这个女孩儿担心伴侣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会有别的女人,然后抛弃自己。

这时候,轮回和宿命便开始显现,母亲的命运和女儿的命运开始重叠。

1

“父母就像镜子一样,但是有时它并没有照出孩子的价值,反而照出了父母的阴影;父母把自己的阴影投在了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一辈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中。”

人们往往会把这种悲剧归结为原生家庭和命运,对于现实却一次次保持习得性无助。

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我们已经长大了。

我认识一个姐姐,她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所谓的成长就是,知道自己长大了,不再把锅推到原生家庭上。你既可以选择被过去牵着走,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听它的,走出来。

我想,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要面对的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明白自己是自己人生的舵手,过去发生的事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选择的是,接下去要不要被它影响,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潜意识掌控,切断宿命和轮回的链条。

03.

健康的母女关系是怎样的?

健康的亲子关系,其实应该经历三个阶段:抱紧我,放下我和别管我。

母女关系亦是如此。

妈妈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妈妈,妻子。

母亲真正的绽放过,才是给予子女最好的礼物。

因为只有母亲活成了自己,不再把女儿当作生命中唯一的一根支柱,她才舍得在分别来临之际放开紧握的手。

而女儿才能毫无负罪感地离开,尽情追逐自己的人生。

我妈妈是一个很懂得取悦自己的女性,退休以后,她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

去徒步旅行,和闺蜜们拍照,同老同学们聚会,周末一到又会安排和兄弟姊妹们休闲娱乐。

我并不会因为我不是她世界的唯一而感到失落。

相反,我可以因此心安理得“自私”、“任性”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必对母亲感到歉疚。

像李焕英这样的母亲,我真的希望以后越来越少。

为人父母,不必用牺牲自我和幸福来成全子女。

而为人子女,也不必因为太多亏欠感而被套上枷锁。

母女一场,活好自己的人生就好,不必互相亏欠和成全。

3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孤岛(ID:gu_dao2015),作者:Juno ,壹心理、领英专栏作者,多维度解读单线人生。

本文来源孤岛,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4 q5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妈妈 人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