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圈外同学 来源|圈外同学(ID:iquanwai)
后台有个同学润宇给我们留言:
“我是XX学校去年毕业的硕士生,当时本科毕业想着学历更高更好找工作,所以选择读研,后来听了父母的话要进体制里,一直在考公、考编,没考上也耽误了找工作的时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投了好多企业,仅有的几个面试机会也是“僧多粥少”,竞争特别激烈。有些小企业主动打电话找我,我又看不上,那些本科毕业都能做的工作,自己这三年硕士不是白读了。
现在压力特别大,周围不如我的同学都在朋友圈晒工作、晒加薪,自己好歹一路成绩优异读到硕士,还待业在家啃老,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晚上也经常失眠,满脸痘痘,总算是明白师姐们说的那种找工作揪心的焦虑,可是越焦虑越不想动,找工作都找疲了,不知道要怎么办?”
一
这位同学情况的非常典型。为什么硕士也找不到工作?好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别说硕士了,名校海归找不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
实际上,不是工作不好找了,而是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了。
1998年,中国总人口数12.4亿,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全国招生人数7.25万人;
2018年,中国总人口数13.9亿,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全国招生人数85.79万人。
总人口增加了12%,但研究生人数同比翻了10倍多。研究生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加的速度。
然而润宇同学想进的大企业有很多人竞争,也许他觉得自己很优秀,可是别人比他更优秀,优秀的人在一起竞争,势必是挤破头的。
他抱着学历更高,更好找工作的想法读了研究生,想着一劳永逸。因此找工作的时候,也自然觉得不能屈居于本科生也能做的工作,没个十几二十万打底,都是配不上自己学历的。
大公司进不去,小公司看不上。这也是很多求职者的困境。怎么办呢?
对于润宇同学这种情况,既不必过于看中学历的光环,也不用因为就业压力心态失衡,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将自己的优势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求职时发挥最大效用。
二
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件事情,很多人都想不清楚。
润宇同学为了获得更高的工作议价,花了3年时间读研,毕业时候又听了父母的话稀里糊涂考公务员,早点本科毕业的时候也能考公务员啊,那时候年轻试错成本还更低呢。因为没有找到定位,兜兜转转走了很多弯路,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①找到自己的“甜蜜点”
习惯了优秀的人,很难接受自己的平庸,润宇同学以为高学历是自己的求职砝码,一旦遇到更优秀的竞争者就败下阵来,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球类术语中,有一个名词叫作“甜蜜点”,意思是,每一个球杆的杆头上,都有一个用于击球的最佳落点。如果你击球的时候正中这个“甜蜜点”,你的球就会飞得很直,而且球速很快;如果接触的区域离这个点很远,那么越远,能量损失就越大。
孙圈圈当年在找工作的时候因为性格内向,一度找不到工作,但是当她找到了自己的“甜蜜点”后,凭借逻辑严密,数据思维强这一优势很快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拿下了美世咨询的offer。
②适合比优秀重要,擅长比喜欢重要
很多人嘴上说着找不到工作,实际上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要问什么才是满意的工作?
“高薪名企发展好”是标配,最好再加上“轻松稳定地位高”。
咳咳,先不说满足这样条件的工作是不是存在,就问真有这样的工作,凭啥找你来做呢?
就业是双向选择,和谈恋爱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这里的适合主要有2方面。其一:与你的优势匹配。其二:符合你的兴趣。
这里建议优先考虑“优势匹配”这一点,因为本质上来说,职业的底层逻辑就是交换——你用你所有的经验与技能,去交换你所需要的生存资料,你需要知道自己能够提供什么价值,再谈喜不喜欢。
从擅长的去做,做出成就感,这种持久的能给带给你不断成长的,也会让你变成喜欢。
③不要对薪资有过高期望
刚毕业的时候比较缺钱,可能会因为工资多了1千2千就选择一份工作,没有考虑过这个工作是不是有成长,是不是容易被替代。
人的职业生涯30多年,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看得远、看得准、敢重仓、能坚持。
在职业发展的初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不对薪资待遇有过高期望,而更去关注未来的发展。
慢慢探索出职业发展的方向,就知道自己未来往哪里走,然后将大目标拆解为多个小目标,一步步地分阶段向前迈进,就会走得更加从容。
④ 借力使力不费力
高学历意味着两件事,一是文凭,二是资源。你有过硬的文凭作为敲门砖,如果再加上资源BUFF的加成,砸开哪家公司的大门可能性会更大。
然而很多人都是自己埋头投简历,你的学校,同学,校友,都是手边的资源,你却从来没有想过去问一问,求一求,用一用。
之前面试过一个工作了3年的女生,她非常善用资源,换过3份工作都是校友、同事、朋友介绍的。但是这三份工作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关联,导致她没有积累起经验,至今也没想过自己适合干什么。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有人指一条路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但是借用资源找工作的前提是,你先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上来就问有什么工作机会,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回到开头润宇同学的那个问题,高学历只代表你读书阶段的学习能力,只是一个“点”,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还有一个“面”的经验和技巧需要学习和感悟。
求职的过程不是把一份份一模一样的简历投出去,再每天查一百次邮箱的反复;
也不是在百度、知乎、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平台搜罗“如何面试”、“面试提问300答”;
更不是出没在这个城市东南西北的街头巷陌,一遍一遍地讲着自己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职业规划、目标薪资……
你需要在一次次投简历、准备面试中不断探索印证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最终找到适合自己,满足发展的工作。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圈外同学(ID:iquanwai)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