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霍仟 来源|仟语仟寻(ID:huoqian2014)
最近和咨询对象聊天,很多人都会高频提到一个词,叫:完美主义。
一般是这么说的:
我这个人呢,比较追求完美主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一定要做到一鸣惊人。所以,我经常压力很大,内心焦虑,迟迟不敢行动,在外人看来,我好像一事无成。
一听完美主义: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是一种多么有上进心的追求啊,这不是一个上进青年嘛,怎么还会在外人眼里是“一事无成”呢?甚至这样的人,其实自己内心也焦虑不堪。
我们对完美主义可能有些误解
我以前也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那会儿刚毕业去腾讯工作,发布移动端的新闻。看到一条消息,某某飞机坠毁了,同事叫我赶紧发布这一条新闻,我很快就写好了。因为当时的信息量有限,新闻只有一句话:某年某月某日,一辆飞机在某地坠毁了。
我写好后,觉得这条新闻什么信息量也没有,一点也不完美,我不能发出来。所以迟迟在等。
我老板问:写好了吗?
我:写好了。
我老板问:发出来了吗?
我:还没有。
我老板问:为什么不发呢?
我:这条新闻目前只有一句话,不够完美,我要等到很完美的时候再发。
我老板特别着急,快速说了一句话:赶紧发出来!先发布,再迭代!
我内心很纠结,很难认可,但是还是发了。
等我发布了以后,我老板跟我说:互联网,不讲究完美主义,讲究的是快速迭代。一条新闻,你获取到了多少信息,就更新多少信息。随着你获取到的信息增多,不断迭代。用户也会懂得,用户会持续刷新网页,获取最新的信息。
我当时发布了以后,发现真的是这样。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完美主义在成年人的职场世界里行不通。
我们为什么会追求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重点是在于“完美”,是对完美的结果渴望。这是一种美好祝愿,无可厚非。问题是,完美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次迭代才逐渐变成的。
我们对完美主义的理解,过分看到了美好的结果,但忽视了过程。过程往往不那么美好,过程可能会很辛苦,甚至是痛苦。
当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我们难以接受,太痛苦了。
很多人把完美主义作为幌子,进而不付出,不尝试。把完美主义拿来当作自己拖延和懒惰的借口。
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但我当前的能力做不出来完美的东西,所以,我不做。我去学习,等提高自己的能力再来做
殊不知,我们不是因为优秀了才去做事情,而是在做事情中变优秀的。
我觉得潜意识里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会让我们以“完美主义”的幌子进而拖延,一个是懒惰,一个是孱弱。
懒惰的自己,是不想付出不想行动,今天得过且过,安安逸逸舒舒服服地过一天。
孱弱的自己,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并不完美,做出来的东西匹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和压力,为了躲避这个痛苦,我们什么也不做,是最安全的了。
比完美主义更高级的是逐步迭代
后来,我逐渐学习到【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和【刻意练习】,我才意识到,高手不是生来就是高手,高手是经过反复的磨砺,不断的迭代,才逐渐成为高手的。
真正的高手,都是非常坚定的“想要”,一遍在黑暗里默默坚持,默默流泪,默默忍受。一次又一次接受真实的自己还不够强大这个事实,不断找自己身上的不足,逐步迭代。高手是后天逐步长成的。
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这本书说,最终成就你的,并非是那些浮名虚利,而是你走过的艰难困苦。
重新理解完美主义,重视PDCA
好,道理我们都懂了,问题是怎么做?
比起一步登天的完美主义,执行的工具“PDCA”法则,可能更加适合我们。
所谓的PDCA执行法,就是把事情的执行过程分成四个环节: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从而把控执行过程,保证具体事项高效落地。
PDCA的执行法构成:
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 (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能让我们不断前进,不断提高。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PDCA能让我们门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进步一步。
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使自己滚滚向前。PDCA每循环一次,自己的水平更进一步。
从今天起,用PDCA代替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看似是上进,实际上只是有欲望。做成一个事情,除了欲望,还需要计划,行动和复盘。
再宏大的事情,也需要先从当下着手。我们不需要等,现在就开始做。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仟语仟寻(ID:huoqian2014),作者:霍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