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思毅 来源|群响刘老板(ID:applemanliu641)
大家好,这是我写给大家的第五封信。
我经常发票圈说,我们创业公司需要在战斗中自我磨砺,但是基本的分享与职业素养,还有一些比较务虚的漫谈,还是得有。
不能只有执行,没有停下来休息和思考的时刻。
这个周末是大家好好休息的好时候,大家养精蓄锐,去看看杭州的江南,然后也嘀咕嘀咕自己的职场生涯。
所以今天来聊聊,给我们团队的年轻人聊聊,如何择业。
我会分几个维度来给大家漫谈,开始。
第一,在行业上看。
恭喜大家,在这个维度上,大家都进入了一个非常棒的赛道,互联网赛道。
从 20 年前开始,到 10 年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繁盛时期,再到现在的消费互联网的浪潮,互联网是中国最适合年轻人的赛道没有之一。
这个赛道成就了无数个 10 亿美金、100 亿美金、1000 亿美金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仅是创始人的,也是那些公司的团队同学的,
无论是创始团队,还是前 1000 个创始员工,还是之后加入这条大船的同学,都得到了相当的杠杆。
为什么我会经常说「杠杆」这个词。
因为年轻人真的很穷、真的很弱,有的是一身用不完的力气和精力,以及光脚不怕穿鞋的勇气,
这些东西,如果去一个死气沉沉的行业,那就只能让少年熬到中年,论资排辈也好,或者就是熬资历也好,都是循序渐进的职业路径,职场加速度几乎就是恒定的低。
但是互联网行业,给了我,给了大家,一个可以白手起家,而且轻资产创业的机会。
目前的消费互联网,其实还需要一些供应链能力,还需要压货才能卖货,
当时的移动互联网是很疯狂的,App 创业也可以拿到很多很多钱的,而且 App 切中刚需点,就可以轻松拿到 100 万日活。
VC 会给钱,这个行业的人才集聚度让行业继续发展,有更多的成功结果之后,VC 的钱继续灌进来,这就是我们说的泡沫。
大家注意,这个泡沫,对大家可是有用的。
浪潮之上,才有足够多的公司的坑,有坑大家才能往前走,才能赚钱,行业的流动性和市场规模正相关,有了行业的流动才能有发展的空间。
要是整个行业,做私域的,只有群响,做 IP 的只有群响,大家也太惨了,除了群响毫无地方可取,也毫无地方可以去模仿,这会是大问题。
所以,对于年轻人,要选择杠杆高的行业,中国消费互联网行业正当其时。(我一点都没有抨击你们同学投身其他事业的决心和意义,但是这是我的建议,无情但有意义)
第二,在职业生涯维度看。
其实一个人的事业选择,以终点往回看,其实有 3 条。
1,做老板,做一把手创业,失败后成为 2、3 或者一直是 1。
2,做大公司职业经理人,一直是 2 或者成为 1。
3,加入小公司,借船出海,成为 2 或者 3。
做老板的上限最高,是万亿美金的的创始人,马云马化腾是目前看到的上限。
当然下限也很低,赔钱并且沮丧地一直失败失败失败,这样人生是很没有士气的,但是这是老板需要接受的现实。
第二条路,对于大家,很残忍,是关闭的。
坦诚讲,要是大家能去大公司,有人会来创业公司吗?
我回想起我当年,好歹一个北大本科,对吧,但是确实也就只拿了阿里的 Offer,8k*16,非常没劲儿,
然后当时我创业公司红点的老板说,你来吧,税后 1 万,我就屁颠屁颠地去了。
还是钱,以及我没有更好的机会。
人就是这么现实的,大家为什么去不了呢?
因为目前大公司的应届生大通道差不多关闭了,不再需要那么多普通萝卜,HC 没有那么多;
且,大公司本身的 HC 由于应聘的 985、清华北大的太多,以至于,大家的学历背景,通不过初筛。
这是我经常说的所谓「底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叫做学历,这是硬性指标。
我司的小朋友们,都是非常有自驱力的,都是非常非常有成长性的,不然也不会被我们邀请加入,但是要坦诚地说,第二条路确实关闭了。
所以其实目前,大家在第三条路。
大部分平凡学历的年轻人,要做的就是第三条,然后慢慢发展成 2 或 3,2 可能不用跳槽啊,群响可能就是这样的大公司。
借船出海,大家一定要看看船上的什么?
1,发展空间
2,leader 强弱
3,公司加速度
4,你开心吗?
大家都还年轻,其他判断不会,你看看这些怎么样,群响和你的匹配是不是这样的。
第三,在薪酬角度来看。
薪酬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加入一家公司的必要条件,也是是否离开一个公司的最重要的动因。
这个必须要承认。
薪酬,要解决温饱,更要有增长,更要映射个人奋斗给公司带来的贡献,这是非常考验创始人技术的事情,坦诚讲我还在学习和尝试。
所以在我们的初创期,分钱策略也会不断微调,努力做到的是,我们的同学特别是我们的中层,项目负责人以上的同学,可以快速激烈享受到钱带来的冲击。
我具体来说以下对于我们公司的情况:
首先,诸位小朋友都是运营,按照杭州本地运营平均薪酬来看,我司月薪平均水平中等偏下,这是事实,也是我们群响公司的策略。
我们坚定执行,低工资、高收入,我们的所有业务人员,全部有业绩奖金,重大项目的业绩奖金、常规业绩奖金。
我们的考虑是,业绩奖金本身和自己的业务结果挂钩,坚决杜绝躺赢。
低工资不意味着低收入,相信去年的同学已经感受过我们的奖金力度,
今年我们的续费,我们的中国新流量博览会,我们的出版,以及我们的培训,都会有常规业务奖金,而且不低。
对于项目负责人,我们采取双月一结算的逻辑,持续不断地激励,双月基础奖金 * 双月绩效倍数的方式。
关于基础月薪的涨幅,目前还在思考,我认为,仍然需要按照大家的业务结果,来进行持续不断的月薪涨幅激励,
不应该只有一年一次的机械涨薪,应该还是有简单的职级,应该还是有一些评定的规则。
如,绩效连续 A,是否应该有涨薪机会,重大突出贡献,是否应该有涨薪机会。
目前在看。
另外,针对我们公司这样的薪酬体系,导致了一个对于项目负责人以上的中层,包括我们的联合创始人,可能都会面临一个诱惑,就是基础月薪倒挂的问题。
一个操盘了 1000 万 Case 的 Toby 难道不值得 50 万 package 吗?
值得,那群响为什么没有发?
这是我的坚持,我们不鼓励把所有敲死,敲死就可能躺着,敲死就是不前进,这是人的本能最优解,定额制的最大问题在于此。
我希望用业绩奖金机制,让员工和公司实现利益的双重统一绑定,我们未来,仍然会对中层执行,项目奖金重奖、基础薪酬缓涨的策略。
项目奖金的基础额度,对于中层,会逐步提高,看自己负责项目的大小,基础薪酬会和项目奖金的额度勾连上涨,而不是按照节奏,按照预期上涨。
对于个人来讲,薪酬倒挂是很难受,别人的橄榄枝也是很难受的,但是这是大家自己的决定。
第四,你是自由的,但我只有一个忠告:向内求,不要比较,比较让人焦虑。
比较让人焦虑,这是必然,每一个人的背景、能力、机缘不一样,导致了在市场上的萝卜的价格差异性是特别特别大的。
我北大毕业,第一年月薪 1 万,第二年 1.5 万,第三年 2 万,第四年头条 3 万,总包 50 万,第五年 2 万,总包 30 万,第六年创业,拥有一家去年 2000 万 GMV,今年 5000 万预期营收的公司。
这是我的路径,不是凡尔赛,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也在忍受自己因为嫉妒心带来的痛苦,嫉妒我的同龄人比我强的时候很多。
我刚毕业,麦肯锡 40 万年薪、投行 100 万年薪;
我去头条,我的铁子可能已经 200 万年薪了,在投行。
当然,我现在应该比他们强,但是我的上面还是有 10 亿美金的创始人啊,而且很年轻噢。
大家面临的情况是什么?
是同时期一起打工的铁子,是大学时期觉得强但是没有觉得那么悬殊的铁子,在工作之余相互交流薪酬,或者偶尔打听到了他们的薪酬,觉得愤恨不已。
心里无数个凭什么。
傻逼群响,怎么才那么点儿钱,我铁子这么高了,不开心。这个时候,稍微一些风吹草动,和负面情绪,就会引起大家的反弹或者沮丧。
小朋友们,大家这样想,是很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要让这样的比较情绪影响自己的决策。
你可以看到自己在群响没有东西可以学了,走人;可以看到群响要特么倒闭了,走人;也可以是,群响在薪酬上,对你真的不公平,走人。
千万不要因为外面的比较和诱惑,觉得外面更 OK,然后就直接通过比较就直接跑路了。
我会惋惜,并祝福。
公司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个人原因和诉求,打破自己对薪酬体系的安排和节奏变化,这是从一开始我就确定的策略。
本质上讲,每一个团队成员的离开和留下是自己的事情,我对每一个团队成员薪酬体系的确定和评估是我们的节奏,群响是否能够逐步成长持续提供更多的空间。
这是两码事儿。
离开与留下,都是每一个铁子的自由。
但是从朋友和过来人的角度讲,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做比较、甚至不要知道供你比较的信息。
你就是你自己,你看你自己的感受,你自己的进步,你对群响的观感与看法。
看看上文的职业路径,你可以知道的是:你其实在哪里工作,都是在用自己的时间投资,除了赚钱,工资上涨,最重要的,是这个公司能不能给你杠杆。
这个来自你自己的成长和公司的成长,这是你的判断的依据,而不是比较。
比较让人焦虑,埋头苦干,真的要埋头。
向大家保证,我会持续努力,让群响持续努力发展,持续努力增长,为大家创造足够多的空间。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群响刘老板(ID:applemanliu641)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