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成就90岁稻盛和夫卓越人生的19条人生思考(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盛和利他 • 2022-02-02 09:00:00 来源:盛和利他 E6908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稻盛和夫 来源|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

导读:

稻盛和夫先生,白手起家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2010年零薪出任日航CEO,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日航,被称为当代“经营之圣”。

代表作《活法》一书在国内圈粉无数,迄今销量已达上百万册!自盛和塾成立以来,稻盛先生帮助无数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今天(2022年1月30日)是稻盛先生90岁寿诞,盛和利他全体工作人员祝稻盛先生——“生就福如东海澜,日临南山青松岚”。

本文精选了由曹岫云先生翻译的《活法》及曹寓刚先生翻译的《心》、《思维方式》、《心与活法》、《堵在技术开发上》中的精彩内容,以下请enjoy:

一、不断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的正确的“活法”——《活法》

1、人为什么活着?

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对于这个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正面回答。

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

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经受各种风浪的冲击,尝尽人间的苦乐,或幸福或悲伤,一直到呼吸停止之前,我们都不懈地、顽强地努力奋斗。

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炼灵魂的砂纸,人们在磨炼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2、心不唤物,物不至

世事难遂人愿——对于人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我们无意中就会产生这种看法。

然而,正因为我们有“事不遂愿就是人生”的想法,才导致了“事不遂愿”的结果。因此,不如意的人生,就产生于你自己消极的想法。

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维的产物,许多成功哲学都这么强调。从我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我把“心不唤物,物不至”作为自己坚定的信念。

就是说,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

换句话说,一个人心中描绘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会如愿地在其人生中出现。

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这样、必须这样”,这种愿望比谁都强烈,热情达到燃烧的程度,这比什么都重要。

3、人生和经营的原理原则以单纯为好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将事物考虑得过于复杂。但是,事物的本质其实极为单纯。乍看很复杂的事物,不过是若干简单事物的组合。

把事情看得越单纯,就越接近真实,也就是越接近真理。抓住复杂现象背后单纯的本质,这样一种思考方式极为重要。

这可称为一条人生法则,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经营。人生与经营,根本的原理原则相同,而且单纯至极。

所谓“原理原则”,用极其单纯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就用它作为判断基准,依照这一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要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待人要亲切……这些在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就教导的、作为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在人生历程中自然就会懂的、“理所当然”的规范。

遵循这一原则规范去做事业就行了。

作为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好还是坏,是可做还是不可做,这些制约人们行为的道德和伦理,应该原封不动照搬过来,当作人生和事业的指针和判断事物的基准。

人生也好,事业也好,应该遵照同样的原理原则。只要遵守这些原理原则,就不会犯大错误——我的想法就这么单纯。

4、运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砺心志

普通的人最后也到不了开悟的境地,凡人磨炼心志要达到真我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我认为运用理性和良心来抑制感性和本能,去控制它们,这种努力非常重要。

遵循发自真我及灵魂的理性与良心,把正确的伦理观、道德观注入心中,也就是遵照“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思维方式,把“知足”的生存方式铭刻于心,放弃无止境追求欲望的贪婪之念。

这样不断地用理性和良心来制约感性和本能,一步步度过自己的人生,积累“为善的经验”,就能磨炼心志,自然而然地向悟道的境界靠拢。

通过这样的修行变得高尚的灵魂,不仅在现世能发挥作用,而且会延续到来世。

5、凡事不必担心结果,因为因果必报

从长期看,因果确实在循环,善行不会以恶果告终。虽然一时遭到误解,日子不好过,但企业再建成功,最终受到员工的感谢。我深信,善的循环之轮还将继续扩展。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暗应长”。中国明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

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1

二、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心》

6、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从降生人世,到生命终结,无论对谁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其中既有充满荣光、极尽欢喜的时光,也有遭遇苦难、咬牙忍受的日子。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到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心灵塑造现实,心灵驱动现实。

这就是驱动这个世界的绝对法则,是推动一切事物运行的真理,没有例外。

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7、在“利他”的地基上,才能建立成功的大厦

如果动机是善意的,事情自然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恶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

但是,如果企业经营的“引擎”仅仅置于追求经营者的私利私欲、功名心或名誉心之上,那么,即使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企业也终究无法长期发展壮大。

“利他”这个词的意思本来就很简单。“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后面,优先“为他人”。

比如,思考为了邻居可以做些什么,尽己所能做一些关爱对方的事情。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细小,都是利他的行为,在利他的行为中萌生的利他心,像花朵一样绽放,由此,再向着人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进一步扩展。

“心不唤物,物不至”。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宇宙中俨然存在这样的因果法则。

8、不以得失为标准,以是非善恶来判断事物

不以得失,而以“善恶”来判断事物,把“善心”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要做到这点,需要平日里严加注意,否则很难付诸实践。

在刚开始经营企业的年轻时代,我会经常抓住部下,说下面的话:

“某个问题发生后,寻找解决方法时,立即在头脑里浮现的想法几乎都是基于自我、基于欲望或感情的。只要不是圣人君子,就不能够以善恶直观地做出判断。所以,不能把最初冒出来的念头直接作为结论,而是‘要等一下呵’,暂且将最初的判断放一放,用善恶的标尺好好地对照衡量,然后重新对问题进行思考。为了防止做出错误的决定,这种缓冲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话我一边说给部下听,一边也在告诫自己。实际上,遇事时“这么去做吧”这种一瞬间在脑海里浮现的判断,往往是错的,过后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样的经验,我自己就有很多。做出正确的判断所必需的,并不单单是聪明的头脑或丰富的知识。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持有成为判断标尺的“善恶的规范”。

那么,这个“善恶的规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心灵深处的“灵魂”中来。

灵魂的最深处存在着应称之为核心的“真我”。所谓“真我”,用“真善美”三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它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心。

让这样的规范在自己的心中深深扎根,这样的人,即使碰到未曾经历的局面,或是遭遇必须迅速做出判断的事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把事业引向成功。

9、是否适合当领导者,由“心根”来决定

当我还在经营的现场工作时,我选择下任领导者,判断他是否适合的基准,就是看他拥有怎样的心根。

“聪明能干”不过是三流资质,“深沉厚重”才是领导者的第一等资质。

不管才华多么出众,只要表现出“只为自己”的、野心家式的人物,我是敬而远之的。我所推举的是多少有点愚钝,但既谦虚又勤奋的好人。

另外,人格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化的。事实上,具备了优良的人性、获得了杰出成就的经营者,因为接受周围人的吹捧和奉承,真的相信杰出成就的取得全是靠自己的实力。这样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傲慢起来。

所以,只有那些一贯勤奋埋头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心性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手握权力,也不太会心生傲慢,不会堕落。就是说,在人生中,他们掌握了优秀的哲学。

10、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回顾自己的一生,我认为,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事实上,这也是明白无误的、俨然存在的宇宙法则。

无论什么人,能够拥有的都只是当下的这一个瞬间。以怎样的心态活在当下,将决定我们的人生。

既有幸运的光临,也有逆境的考验,这就是人生。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人生其实是非常单纯的东西。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在每天的生活中,尽可能地不断努力。只要这么做,命运就一定会好转,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会到来。

同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让自己的心灵保持美好和纯粹的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说,用利他之心帮助他人、亲切地待人接物,拥有一颗美丽的关爱之心。

这是与宇宙意志相符的行为,人也会因此必然获得成长发展,命运也会转向更好的方向。

我认为,不管怎么强调这个道理都不过分。抑制利己的欲望,不忘谦虚,不是只考虑自己,而是行动时先考虑周围的人。

每当我们把这样的爱传递给对方时,爱就会相应地回到自己身上,这样,我们就能变得越来越幸福。

5

三、引导自己走向正确方向的“思维方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是走上美好人生之路的指南针——《思维方式》

11、对未来怀有无限的浪漫

人生本来就充满美好的希望。只要能不忘描绘梦想,心存浪漫,秉持积极的思维方式,那么就能开拓未来。

人生过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积极的思维方式。

即便别人看来是灾难般的境遇,他们照样乐观开朗,积极面对,甚至把灾难看作促使自己成长的机会,因而心存感谢。

抱这种心态,人生就会时来运转。世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自己的心灵和思维方式招致的。

因心灵的状态,即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这是非常单纯的道理。对未来抱有希望、乐观开朗、积极行动,乃是让工作和人生变得更好的首要条件。

12、一切失败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的是让我们加速飞跃

上天绝不会给我们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生,一定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考验,让我们在应对考验中度过人生。

如何接受这类考验呢?

有人用开朗、坦诚、善意的心态接受考验,积极乐观,坚韧不拔,不懈努力;有的人以阴暗、悲观、扭曲的心态对待考验。

采取哪种态度,人生将会迥然不同。

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考验。

年轻时受了些挫折,就自暴自弃、糟蹋人生、毁坏人生,那怎么行呢?

不管现在处境如何,在漫长的人生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把人生变得美好。

现在正处在不幸旋涡之中的人,应该这么想:

“年纪轻轻就吃这么多苦,遭这样的难,恐怕全日本也少见。这并非不幸,这是上天给我机会,让我体验他人体验不到的经历。”

人生中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一切都是考验,都是上天为了让人成长而赐予的考验。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时候可能会陷入悲观,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但是,一切失败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的是让我们加速飞跃。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甚至健康受到影响时,也要告诉自己:“这种逆境是上天赏赐的,目的是让我变得更出色更强大。”

对待困难和考验,就要用这种积极的态度,这是绝对必需的。

13、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发牢骚、鸣不平

不管对于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要表达感谢,这是优先一切的大事,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感谢是万能药,感谢不仅能把自己引向愉悦的境界,同时,也会让周围的人快乐起来。

只要能产生感谢之心,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幸福。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发牢骚、鸣不平。

对活着,不!对让我活着,时时地、由衷地表示感谢。

这样来培育一颗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心,就能把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润泽和圆满。

5

四、只要改变“心态”,人生就会发生改变——《心与活法》

14、所谓人生是由“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决定的

自从决心积极面对人生以来,在从事艰苦研究的过程中,我开始逐渐意识到:

所谓人生,可能是由这样的一个方程式(“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决定的。

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命运开始出现180度大转弯。

因为我意识到,人生重要的是要让方程式中的“思维方式”始终保持美好、积极、正向、健全、健康的好状态。

让人惊奇的是,一旦这么去做了,命运这个东西就开始发生变化。就像安冈正笃先生讲过的,这就是“立命”。

也就是说,人一旦立了命,人生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15、从内心开始反省的那一刻,人才可能真正地发生改变

如何才能提升人格呢?

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格。而且人格这个东西是无法轻易改变的。俗话说,“三岁看老”,先天带来的性格、人品等,是很难改变的。

一般而言,甚至可以说是100%没法改变的。大家想要改变,只有两个方法。一个就是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灾难,达到了觉得“恐怕活不下去了”的程度。

只有在遭遇这种让人觉得“实在不行了,还是死了好”的灾难,从内心开始反省的那一刻,人才可能真正地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会造就我们的第二人格。从原有的先天人格转变为后天的人格。遭遇这种灾难的时候,就是人格发生转变的时候。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持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人格,反复再反复,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提升自己的人格。

也就是说,要每天反省。注意,要反复再反复哦。进入这样的人生状态,就能改变自己的人格。

反复地进行反省,就能让这种反省进入自己的潜意识。在每个人的人格中,潜意识占据相当大的部分潜意识这个东西,会在反复的反省中逐渐改变。

16、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随着利他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视野也会扩展。如果抱着只要自己赚钱就好的想法,人的视野真的会变得非常狭窄。

结果就会看不见前方的路,就会跌倒。看到那些只顾自己公司赚钱的利欲熏心之人,我会觉得过于危险而看不下去。

因为我能预见,“那个人恐怕会在那里跌倒”的景象。但是,他本人却是看不见的,因为他觉得对才会这么去做。

反之,如果能睁开利他之眼,视野就能不断扩展。当我看到有的经营者心怀大爱,为了救助更多的人而经营企业时,我就会很安心。

心态改变,人生观就会改变,命运也同时会发生改变,而且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改变。

这样的话,就会具备预见性,就能看到未来,拥有感知到“那里恐怕会出问题”的预知能力。

所谓利他之心,就是能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的心灵。看到别人成功,能从内心觉得“真好啊”。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把别人的欢乐视作自己的欢乐。看到别人非常幸福愉快,往往会嫉妒,这就是普通人。

甚至有人会想要去破坏,因为看到对方很幸福,自己就不高兴,普通人就是这么猥琐。

与之相对应的是,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将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的关爱之心,也就是美丽的心灵,这就是利他。

但是,要想拥有利他之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天生就是利己的。我也是一样,也有利欲熏心的利己部分。

所以,我想再次重复,只要多多少少抑制这样的利己心,就会产生利他心。

要抑制利己心,就需要在人生中不断反省,保持谦虚,还要“知足”,不能让自己的欲望无限膨胀。“知足”可以帮助我们抑制利己心。

1

五、只靠方法和策略不能经营好企业——《赌在技术开发上》

17、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格

我是技术工作者,但我一贯认为,在作为技术工作者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品质优秀的人。

不论是搞研究、技术开发,还是帮助推销产品,当然在参与高层决策管理时更是如此,在作为专业人才之前,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格。

我们在做工作,特别是搞研究开发时,往往会错误地理解,认为能力是最重要的,这是不对的。

说到能力这个因素,只要有普通的水准或许就够了,高于普通水平,当然更好。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格,就是思维方式,还有热情或者意志。

鉴于一个人的人品和思维方式不同,在对实验结果做出评价时,意见会出现很大的反差。所以我认为,与能力相比,这个人的人品显得更为重要。

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在成为一个杰出的研究者、技术员之前,首先要紧的是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

18、描绘梦想,从相信自己开始

在描绘梦想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就是描绘梦想的人以及他的团队,在描绘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定要相信这个梦想有实现的可能性。

连自己也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不管如何描绘、琢磨,都毫无意义。

我认为,喜欢空想的人、描绘梦想的人、思维沉浸在一个接一个的梦想之中的人,虽然知道实现这样的梦想一定会碰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必须相信梦想有实现的可能。

在开发产品时,在描绘梦想时,“能够成功”“能够做出来”,如果不相信这一点,态度就认真不起来。

“想做一下试试,看结果吧”,抱着这种想法决不会成功。“不做不知道,做做看吧”,在这种想法之下,不成功的可能性大。

也就是说,要想创造某种事物,下决心赌在这件事上,那么干这件事的人必须相信事情能够成功。

19、只靠方法和策略不能经营好企业

不管世间如何变化,经营的原则是不变的。经营者对于事业经营,必须持有明确而坚定的“哲学”。

日本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由高增长期进入低增长期。传媒和经济评论家众口一词,即:“在低增长时代,需要这样做,需要那样做。”这种论调一时很盛行。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

从经济现象来说,表面上看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发生变化。但是,我认为经营企业本身,却不能跟随形势的变化亦步亦趋、附和雷同。

经营者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变化,都应该以最根本的经营哲学为根基,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

重要的不是在方法上讨论“什么是正确的经营”。“别人是这样经营的,所以我也想采用同样的方法去干。”仅仅看到表象,就去模仿别人的经营方法,这样无法经营好企业。

我认为,持有值得自己相信的“哲学”,坚定地遵循这种哲学,必须在这一基础之上经营企业。

7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作者:稻盛和夫

本文来源盛和利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55 q1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