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街电创始团队离职陷入股权纠纷 陈欧砸的3亿是否还有戏?

分享到:
 王惊梦 • 2017-05-31 14:00:32 来源:前瞻网 E1997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前瞻经济学人

自从互联网共享概念诞生以来,共享经济的东风就徐徐吹来,如今中国共享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尤其是共享单车快速兴起之后,带动了一个新的大风口。而现在共享充电宝就成为了一个备受资本追捧的新“风口”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近一个月来就有超过数十起融资消息披露,总金额高达10多亿元。

其中,聚美优品陈欧斥资3亿投资共享充电宝平台街电尤其引起众人关注。然而无奈的是,一个月时间不到,就曝出了街电管理层动荡,产生内讧,创始软件团队和硬件负责人全体出走。

近日,街电又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街电创始团队因为股权缩水,大股东海翼股份股权承诺未兑现等原因集团离职,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让外界有声音质疑,共享充电宝究竟是否真的有实际市场需求,对此,有人看好自然就有人不看好。

陈欧入局,王思聪怒喷

相比起聚美优品陈欧的豪赌,看中共享充电宝这个风口,同样做投资的万达公子王思聪就却不看好此行业。在陈欧投资街电之际,王思聪在朋友圈发文怒喷,称: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前瞻经济学人

对于王思聪的“拆台”,陈欧也给予了回击,在微博中回应称: “谢谢思聪监督,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为你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前瞻经济学人

尤其是在该博文底下又评论一条,求直播平台赞助,火药味十足,同时也看出陈欧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前景非常看好。

可惜的是,两人互怼还不到一个月,陈欧怒砸3亿元投资的街电就遭遇了危机,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事情发酵

5月26日,知名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有网友爆料称,由于“承诺的股权不兑现、现有的股权被稀释成厕纸”,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及硬件负责人全体离职。

作为正处于风口之中备受关注的企业,该消息以燎原之势迅速传播,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前瞻经济学人

来自于外界的质疑声,以及其它一些有关海翼的旧闻再度被翻出,一时间海翼的名誉公司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此,海翼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当天迅速发出一份澄清声明,承认在A轮融资时街电持股员工股份比例被稀释,但融资完成后,海翼拿出了自己所持的街电股份对员工进行了补差,补差部分的工商手续正在办理中,持股员工最终股份价值并无受损。

而怒砸3亿元控股街电60%股权的陈欧也在当天发出表态,称在风口到来的时候,团队员工流动很正常,不必过度解读。并且表示现在的团队比之前更强,这样的变动在他看来并不影响业务。

不过陈欧虽然表现的很乐观,但是内心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爆发该事件后,周二开盘,聚美优品投资者纷纷出逃,短时间股价暴跌9%以上,最终截止收盘,聚美优品股价在纽交所大跌8%,收报2.76美元,再创历史新低。

剧情反转

5月27日,面对海翼发布的澄清说明,街电原软件研发主管陈亮为代表的创始团队出声反驳了该声明,逐条阐明部分描述严重偏离事实。

而众多身份认证均为街电职员的员工也予以证实,表示海翼的声明中存在偷换概念,偏离事实的存在。

前瞻经济学人

对此,海翼股份也再度发出声明回应,针对离职员工提出的几个质疑点作出回应,再度表示称相关员工股权价值未受损。

核心矛盾

从事情的发生到双方的声明回应来看,事件的核心矛盾就是在于——持股员工股权利益是否受损。

根据企业查询宝公开资料显示,街电源于海翼股份于2015年初内部孵化的创业项目,当共享经济的风口到来之后,于2016年单独成立了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作。

成立了新的公司之后,原海翼街电软件项目组中的11位研发成员也转职为街电员工,按照协议,他们原来持有海翼股份的1/4股权得以保留,剩下的3/4按两家公司估值比例转化为街电股份。

众所周知,接下来陈欧花费3亿元投资街电,估值为1.5亿元。如此一来,矛盾就出现了,原本街电在完成A轮融资时采取了低于员工限制性股票转换时预计的估值,按照的是2.5亿元的估值来计算的,但是最终估值仅1.5亿元,从这个角度说,员工股权确实缩水了。

但是海翼公布的第二份声明中,却表示按照最新估值来算,员工股权并未受损。还称:“可能是他们观念上没有转变过来,如果这个项目败了的话,融不到钱,你拿到再多的股权都没有用。”

细节存疑

海翼股份在第一份声明中称,原项目组的11位研发成员转为街电成员后,原持有海翼股票的3/4转化为了“街电期权”。

而街电离职员工在声明中强调:“我们转换的是街电的有限合伙人股权,而非期权,均有证据证明。”

股权和期权有什么区别呢?

在街电员工股权纠纷这个案例中,股权代表着的是原始股份,是受法律保护的,现有的权利。而期权是属于一种合同,严格上来说,最终是否兑现纯粹看“老板”心情,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合伙人之间和早期员工经常产生纠纷的症状所在。

一句话来说,能拿股权就绝不拿期权。

总之,共享充电宝街电在风口之下尚未燃起,就遭遇了内讧,到底陈欧砸的这3亿元会不会打水漂呢?王思聪到底要不要吃翔?还需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3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街电 陈欧 股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