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战斗正在进入一个新领域——信用评分,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肯定会升级两家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移动支付之战。
腾讯本周开通了新的信用评级系统,涵盖QQ和微信。 这标志着腾讯迈出了一大步:不仅如此,他们的产品阵容突显出一个明显的差距,同时也与阿里巴巴公司的芝麻信用(即主流移动信用评分)直接竞争。
根据早期测试人员的屏幕截图,从五个指标(社交、安全、财富、履约和消费)的指标中可以得出信用评分最高为850分,最低为300分。
毫不奇怪,社交数据构成了腾讯信用评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信和QQ收集的大量数据——声称每月活跃用户分别达9亿和8.6亿——甚至是重磅游戏《王者荣耀》也将有助于数据库。消费数据主要通过手机QQ和微信支付。鉴于腾讯与京东之间的关系,京东的消费数据也很有可能被整合。
腾讯公司还与像微众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当地服务机构等金融机构合作,配合信用评级机制。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芝麻信用基于他们的信用记录、行为偏好(购物、付款和P2P交易历史)、履约、身份特征(教育、职业、和其他与实名身份相关的行为)和社交关系。除了先行者的优势,芝麻信用最大的优势在于阿里巴巴通过淘宝、支付宝和天猫多年来一直在收集商业购买数据和用户行为洞悉。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信用评分实际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是最为关注的。芝麻信用已融入旅游、医疗保健和自行车/租车服务。与之相比,腾讯信用的应用场景相当有限。但是有一个功能让我们眼花缭乱:拥有腾讯信用评分高的用户或许能够免押使用摩拜,类似于ofo与支付宝芝麻信用之间的合作关系。
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支付宝和微信的支持者,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早有先见之明将信用评级的列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大数据解决日益上升的在线安全问题。
2014年,当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公司正在修改芝麻信用时,腾讯也计划推出类似的产品。两家公司两年前都获得政府批准运营消费者信用评级服务。与其竞争对手的迅速发展相比,腾讯信用自那以来没有什么进展,据说是马化腾坚持“保护用户个人数据”。
然而,由于围绕微信的生态系统日益成熟,全国对无现金社会拥护的不可逆转,构建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腾讯信用公开测试的消息在本周一推出,在两家互联网巨头之间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更多领域展开了另一轮疯狂促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