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一种曾经非常丰富和广泛的鸣鸟物种被列入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红色名单中最高威胁类别。在2004年之前,黄胸鹀(俗称禾花雀)一直被认为是“最不需关心的”,也就是“无危”级别。但是由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这个物种现在被认为是“极度濒危”。IUCN将禾花雀升级为极危。
短短十三年的时间,禾花雀经历了濒危等级从“近危”、“易危”、“濒危”,如今到“极危”的四次上调。IUCN表示,在中国,为食用而对禾花雀进行的非法捕获是一大关键的威胁。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广东省就有捕食禾花雀等野鸟的传统。据公开资料显示,2000到2013年,仅媒体报道的查获捕杀禾花雀的案例就有28宗,最多时,广州和韶关查获的被捕杀禾花雀数量达到10万多只。
2016年11月,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亚洲部主任研究员陈承彦曾对澎湃新闻表示,根据大陆多个监测点的数据,目前禾花雀的数量可能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百分之一。
在最新的IUCN红色名录更新中,有超过四分之一(26%)的鸟类被列入,其中有28%的鸟类被降级为更低的威胁类别。
除了亚洲的禾花雀,美洲南部和东非部分地区的非洲硬尾鸭(学名Oxyura maccoa)因其数量减少了30-49%而被列入濒危名单,农业和城市发展造成的污染和栖息地的丧失都是罪魁祸首。
来自北美北极地区的新信息令人担忧,雪鸮 (学名Bubo scandiacus)从“无危”的“易危”,其种群数量比之前预想的要小得多,在三代里下降了30-49%。气候变化是这一物种面临的众多威胁之一,影响了融雪,从而减弱了啮齿动物的捕食能力。
好消息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厄瓜多尔),查尔斯嘲鸫(学名Mimus trifasciatus)的数量已经充分恢复,在一系列成功的繁殖季节后,从“极危”转为“濒危”。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