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68.24亿美元,同比大增128.61%;实现净利润2.5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6.71亿美元。这是特斯拉历史上第三次单季度盈利,给做空者予以了有力反击。
此次实现盈利最重要的是Model 3产能提升,令其在三季度销售汽车8.35万辆,环比飙涨105.16%。2018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已累计销售超过15万辆汽车。为进一步了解特斯拉的销售情况,前瞻产业研究院对全球及中国的销售进行了深入分析。
全球销售情况:美国比重近七成
作为总部所在地,美国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场,没有之一。2018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国累计销量达到10.70万辆,占比高达69.4%。同时,特斯拉Model 3现已成为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轿车之一。
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由于Model 3产能提升,实现了大批量生产,有望推动美国电动车销量登上新台阶,预计2018年全年电动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5万辆,较去年增长75%。届时,特斯拉将占据美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纯电动汽车则会占据四分之三的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也极为重视。2018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内地进口量达到6710辆,比重4.4%。而一旦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建成投产,本地化水平将大大提升,在中国内地的销量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特斯拉在加拿大、挪威的销量也超过6000辆,2018年前三季度分别占全部销量的4.2%、4.1%;荷兰排在第五,销量为5291辆;另外销量前十名的国家/地区还有英国、德国、瑞士、法国及瑞典。
中国销售情况:一二线城市为主
从2016年3月开始,中国内地特斯拉的进口量显著增长,由月均百余台提升至千余台,之后一直维持在每月进口800-1000辆区间。不过,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了进口汽车市场,特斯拉进口量出现断崖式下滑,2018年第三季度销量仅有226辆。
分省份来看,特斯拉主要销往中国大陆经济发达地区,2017年销量前五省份分别是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其中,上海有着地理位置及居民收入高等优势,特斯拉在该地区销量最高,达到4471辆;广东、北京紧随其后,销量分别达到3919辆、3827辆。
具体车型来看,特斯拉Model S、Model X销量前七的省份均一致,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四川、陕西、天津。不过,排位有细微差异,上海Model S、Model X销量占比均位列第一,分别为26.83%、24.00%;北京Model S销量排在第二,占比24.25%;广东ModelX销量则超过北京,占比22.33%。
此外,Model S、Model X销量前十省份中,后三个省份也明显不同。ModelS销量排在第七至第十位的是江苏、河北、湖北,而Model X销量排在第七至第十位的则是山东、辽宁、江苏。
虽然特斯拉销售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但从2018年1月上牌量来看,特斯拉的足迹已遍布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不过,当月上牌量排名靠前的依旧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
分城市来看,特斯拉销量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具体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成都、西安、天津、宁波、苏州、青岛、大连。2017年,Model S和Model X在前十大城市的销量占比分别为91.84%和86.68%,集中度相当高。
其中,Model S销量占比最高的城市是上海,2017年比重为26.83%;北京其次,销量占比为24.25%;深圳排在第三,为12.97%;而同样处于一线城市行列的广州,Model S销量占比不及杭州,低了1.50个百分点,仅排在第五位。
Model X销量占比前三城市与Model S一致,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销量占比分别为24.00%、19.71%、11.73%;广州Model X销量占比超过杭州,以9.46%比重排在第四;另外,青岛、大连取代了ModelS销量后两个城市,跻身前十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香港。香港曾是特斯拉销售的重要市场之一,2017年第一季度曾创下3697辆的记录。但这主要受益于香港的优惠政策,即2017年4月之前对新能源汽车免征“首次登记税”,随着这一税收恢复,特斯拉在香港的销量大幅回落,2017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累计销量仅有32辆。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背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国际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电动汽车重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