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美,科技之光——前瞻科技设计大奖正式启动
前沿技术的凶猛变革,消费需求的一路攀升,市场审美的悄然迭代……这一切都对产品外观设计提出更大的挑战。工业设计,作为科技产品生产链条中的“颜值担当”,不仅承载着性能与技术,也让冷冰冰的技术多了几分温度。
在国家对工业4.0的大力倡导下,工业设计的地位将得到极大提升,人们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也跨越了多个维度。工业设计在人们眼中的意义,从“产品外衣”、“促进消费的重大驱动力”,甚至逐步向“产品之魂”演变。
伴随科技之光照进现实,工业设计已不单纯局限于产品的外观设计,它更多地被赋予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内涵、提供更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冰冷的技术注入了人文温暖。因此,科技与工业设计两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
设计不仅是生意,更是一门战略
“中国的设计仍停留在商场观念,而不是市场观念”,年过七旬、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一针见血指出国内工业设计的痛点。
在这位工业设计之父看来,工业设计与商业设计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具体而言,工业设计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工程,对企业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旨在追求可持续的适用。而商业设计则追求时尚酷炫的外观,以促进商品快速销售。
在国内,企业在选择工业设计方案时,更倾向于方便快速销货的方案,因此,工业设计师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注重包装时尚性。但时尚风潮褪去后,往往会导致产品大量滞销。于是,企业只好请品牌公司做品牌定位和产品包装。因此,一个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出现有牌无品、过度营销的现象,背后症结在于其忽视了工业设计的基础价值。
因此,工业设计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门具有前瞻目光的战略。基于创造更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工业设计师需要寻求整体的解决方案,不应仅停留在追求表面时尚的皮毛。
入选红点奖,并不能代表中国工业设计水平崛起
德国红点奖以其广泛强大的影响力,与iF大奖、 IDEA大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大奖”。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设计产品入选了红点奖, 德国红点奖机构也于2015年在中国设立“中国好设计奖”,简称CGD(China Good Design),是针对中国的全新国际化设计奖项。对于国内设计产品频繁获奖一现象, 业界也掀起了一片质疑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在一次采访中指出,红点奖在被承包给商业机构之后就成了一种商业炒作,在德国失去市场优势便来到中国开设,尽管一年中在中国的获奖作品有上千件,但从报名到参加评审,再到复审和展览,这些过程中都必须支付费用,毫无疑问,整个比赛评选的公正、公平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因此,中国工业设计的进步无需通过国外设计大奖来体现,而是可以体现在于科技完美融合,在外观设计上兼容美感便携性与实用性等,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下,令人们使用产品时也享受外观美感带来的愉悦。
前瞻科技设计大奖,挖掘黑科技之美
在红点奖、德国iF等大奖进军国内设计界以外,事实上,我们国内的设计大奖更具本土特色,也更值得关注。
举个例子,拥有政府资源支持,并享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是当代创新设计评价、推广与合作的平台,也是一个创意转向产业与未来的实体创新加速器。
据了解,其评选标准包括:1、强调“设计之技”,包含功能性、美学性、技术性、体验性与可持续性等;2、强调“设计之道”,包含民生贡献度、产业贡献度和未来贡献度等;3、强调“设计之力”,包含社会影响力、行业示范力等。候选产品不仅限于科技产品,还包括生活日用、文创等。
事实上,聚焦通往未来的黑科技领域,目前国内尚未出现过仅专注于该领域的工业设计大赛。
本次前瞻科技设计大奖为工业设计与科技应用搭建起了重要桥梁,促进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加强科技公司与工业设计的交流与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候选产品皆为科技实用性产品,并包括:机器人、无人机、汽车、消费电子、智能家居与智能手机六个细分类别,围绕设计概念、设计创意、用户体验、展示设计等方面,设立了“最佳设计创意大奖”、“最佳设计概念大奖”、“最具前沿性设计大奖” 、“最具趣味性设计大奖”、“最佳细节设计大奖” 、“最佳汽车大奖”、“最佳品牌标识大奖”这7大奖项,同时还邀请网友投票选中心目中最喜爱的科技产品,共同挖掘出更多隐藏在科技产品中的趣味性、独特性、设计美感与人文温暖。
本次评选大奖的候选产品,均在其细分领域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广受用户青睐的科技产品。有的或以彰显前沿科技为主,外观设计十分夸张夺目。但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未来科技与设计美感的结合体,彰显了工业设计在科技领域的重要价值及审美趋势。
工业设计的意义,不只是追求时尚,它更多地承载了产品的核心理念,并被赋予了提升用户体验的使命。
然而,从目前社会认知层面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工业设计主要是为产品外观服务,时尚性是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标准。但真实的情况往往超越了人们的认知边界。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设计已经渗透在从产品研发、制造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中。有业界专家把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定为:良好的使用功能、简洁美观的造型、精湛的加工技术、特殊的表面处理、廉价的大工业生产和高额的工业利润。
因此,工业设计的工作虽然是以产品设计为主,但更重要的是,若成功诞生一系列兼具设计美感与实用性、前沿技术的产品,工业设计师必须站在产业链高度,并以一种全局观去考虑和执行。
基于推动全社会对工业设计行业的认知、促进科技产业与工业设计的无缝结合,本次科技设计大奖评选,前瞻网与前瞻经济学人携手10家获得“全国十佳”及“深圳十佳”的工业设计公司,一方面,让更多科技产品有望注入美感及可塑性,令科技产业从业者认识工业设计的价值,发现产品更新颖的可能性,甚至搭建起合作的桥梁。另一方面,让工业设计公司及设计师更清晰地了解科技产品的需求、前沿技术的应用趋势,令设计理念与产品技术更流畅地合二为一,创造出一片新的商业蓝海。
未来,尽管很遥远,但技术为我们指路,而工业设计,则令未来之路的风景更美。
如需了解详情,前往【前瞻经济学人】APP或前瞻网参与投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