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监测伤口是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重要步骤。然而,当手术部位在身体深处时,监测通常仅限于临床观察或昂贵的放射学检查,这些检查往往无法在并发症危及生命之前被发现。生物电子传感器可以植入体内并进行持续监测,但可能无法与敏感的伤口组织整合。
为了尽快发现伤口并发症,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智能缝合线,它无需电池,且可以无线感应和传输来自深部手术部位的信息。他们表示,这些智能缝合线包含一个小型电子传感器,可以监测伤口完整性、胃渗漏和组织微动,同时提供相当于医疗级缝合线的愈合结果。
智能缝合线的读取深度可达 50 毫米,具体取决于所涉及的缝合线的长度,并且通过增加缝合线的导电性或无线读取器的灵敏度,可以进一步延长深度。
为了检测不同类型的并发症,例如胃渗漏和感染,研究小组在传感器上涂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凝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智能缝合线和未经修饰的医用级丝线缝合的伤口都能自然愈合,但是前者提供了无线传感的额外好处。
研究人员表示,正在寻求开发一种便携式无线读取器,以取代目前用于无线读取智能缝合线的设置。这意味着,即使在临床环境之外,他们也能监测并发症。
该研究论文题为“Wirelessly operated bioelectronic sutures for the monitoring of deep surgical wounds”,已发表在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1-00802-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