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9月25日,特斯拉发布了其首款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最新进展。在最近的更新中,该公司指出,该机器人现已具备视觉自标定、颜色分拣任务、单脚保持平衡等能力,并且能够完成瑜伽动作。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的官方账号表示:"擎天柱现在可以自主排序对象。其神经网络是完全端到端训练的:视频输入,控制输出。快来加入我们,帮助发展擎天柱(并改进其瑜伽程序)。"
"擎天柱"在2021年8月的特斯拉AI Day活动上首次亮相。2022年10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AI Day上正式介绍了"擎天柱"。自从2021年首次发布以来,该机器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款机器人将采用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以及与汽车一样的视觉感知,使用摄像头输入数据,并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计算。然而,与任何先进技术一样,"擎天柱"机器人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用户指出了"擎天柱"脖子后面的一个"红色按钮",可能是作为防止潜在的机器人统治世界的安全措施。对此,马斯克回应称,特斯拉将优先考虑安全性,并使使用遥控器或手机让"擎天柱"暂停下来变得容易,而无需集中控制。
感知:FSD视觉方案渐趋成熟
特斯拉FSD纯视觉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渐趋成熟,可嫁接至人形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类似,人形机器人同样需利用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采集和处理周围环境信息,以便做出决策。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仅使用3个摄像头(中间鱼眼摄像头、左右各一个视觉摄像头),直接嫁接FSD成熟的纯视觉方案,再辅之以力力矩声学触觉温度等传感器。
芯片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
人形机器人本质是AI系统落地物理世界的最佳载体,算法是核心,需与硬件匹配。机器人的输出包含了虚拟与物理两种能力。人形机器人需要集成多种传感器、执行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控制系统等设备,并且需要进行复杂的运动规划和控制算法的设计。这些设备和算法都需要计算能力强、功耗低、体积小、集成度高的芯片来实现。因此,芯片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组件,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除此之外,芯片还可以通过硬件加速、神经网络运算等方式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效率,实现更高级别的功能,如人脸识别、语音翻译、情感分析等。因此,芯片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将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中信证券认为,特斯拉V12自动驾驶的算法体系同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及汽车是可行的,且有利于加速提升识别算法的泛化能力。随着特斯拉展示了机器人端到端技术路线可能性,该方案与其FSD的运行模式类似,FSD以及Dojo的成功经验有望加速机器人迭代速度,由单一任务向多任务拓展。
无框力矩电机、减速器和力传感器将保持高价值量
根据Tesla AI Day的数据,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2023年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价值量排名前三的是无框力矩电机、减速器和力传感器;而2030年,无框力矩电机价值量占比下降,力传感器、减速器价值量占比上升,且力传感器将超过减速器,排名第二,三者合计占比仍超过50%。
中信建投分析师朱玥表示,当前多款人形机器人的驱动关节性能已经显著提升,目标售价多在几十万元的水平。未来,国产替代将带动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朱玥判断,人形机器人最快将应用于商用服务场景,智能制造将成为首个大规模应用场景,而家庭场景则具有最大的潜力。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尽管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导入期,仍停留在主题投资阶段,但已经取得了多项技术难题的进展,并且解决了用户的痛点,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了重要的催化。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形机器人(仿生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形机器人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