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2023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中国共有5家银行再次上榜,分别为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其中,交行首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最新公布的G-SIBs名单显示,全球总共有29家银行上榜,数量较去年少了一家。瑞士信贷和意大利裕信银行被移出了今年的名单。此外,2023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在分组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由第一档升至了第二档,同样从第一档升至第二档的还有瑞银集团(UBS)。
——产业生态分析:数字化转型赋予行业新动能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板块主要可以划分成五大板块,分别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银行间业务、国际业务。其中,贷款业务以及存款业务是银行最核心的两大业务,在整个银行业产业生态中,可将存款业务(资金来源)视作行业上游、将贷款业务(资金去向)视作下游。
此外,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发展到新高度的今天,银行业产业生态中,金融科技作为银行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是连接客户、业务以及银行本身的重要纽带,贯穿银行各类业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数字赋能银行业主要通过将有效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后呈现反馈结果,以此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通常,各类呈现成果在银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投资产品的精准营销、更加完善与安全的风控系统等。
从狭义的银行业来看,目前,我国银行业参与者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来看,根据银保监统计,截至2022年6月,我国政策性银行共有3家,分别为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共有6家,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行共有12家,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城商行有130家,包括成都银行、长沙银行、北京银行等;农商行共有1569家,包括上海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等。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整体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4-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从130.8万亿元增长281.77万亿元,持续平稳发展。截至2022年末,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长至31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9%,发展态势良好。
注:自2019年起,邮政储蓄银行纳入“商业银行合计”和“大型商业银行”汇总口径。下不赘述。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7114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收入排在第一梯队,遥遥领先。2022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114亿元、6305亿元、5646亿元和4678亿元,营收规模是第二梯队的2-3倍。
注:该图表为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
《银行数字科技五大趋势》预测,到2025年,超过80%的银行都将部署数字人,承担90%的客服和理财咨询服务。随着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数字员工“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做懂业务”将成为常态。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大模型应用使生成式AI技术赋予银行数字人强大的对话与创造能力,甚至自主学习能力。拥有AI大脑的银行数字员工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大模型应用也让数字员工有‘灵魂’,该类数字员工可以有效助力相关后台专业岗位人员优化工作流程,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因此,未来银行在各个业务条线应用拥有AI大脑的数字员工,将成为主流选择。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报告主要内容:国内银行业整体运营状况;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金融改革下的银行业发展情况;金融创新下的银行业发展情况;电信商业银行发展案例;中美商业银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