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据美联社12月5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在拉斯维加斯官宣,“我们正在建设美国历史上第一条高速铁路线。它从这里开始。”据报道,联邦政府将为美国西部的两条高速电气化铁路项目提供61亿美元。
据报道,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美国参议员说,联邦政府将为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之间的一条规划中的私营线路的建设提供30亿美元,另外还有31亿美元用于加利福尼亚州利用公共资金建设的一段铁路的初始部分,这条线路最终将连接洛杉矶和旧金山。
其中,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距离将近700公里,飞机乘坐时间约为75分钟,自驾或者大巴用时约为5-7个小时不等。目前,两座城市中间正计划修建一条私营铁路,该项目由私募巨头峰堡投资(Fortress Investment)旗下公司Brightline和加州以及内华达政府的合作投资。该项目初步投资基金为120亿美元,Brightline只需要承担部分资金,其余资金部分由加州和内华达政府以及联邦政府补助完成成,联邦政府将提供30亿美元资金。美国内华达州参议员杰姬·罗森表示,到2028年洛杉矶主办夏季奥运会时,电气化列车将可以运送乘客。这意味着美国计划第一条高铁将在2028年前建成。
另外,从洛杉矶到旧金山距离约为560公里,两个大城市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旧金山是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该路线于2005年规划并通过,但之后并没有公布更为具体的施工方案。根据美国交通部的新一批31亿美元拨款,将用于在加州中央谷地Bakersfield和Merced之间修建高速铁路,该线路预计施工275公里,为加州高铁项目一期工程。
据新浪科技,根据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表示,如果高铁可以节省时间,价格合理,那么他们愿意乘坐高铁出行。但目前,美国最快的火车客运是连接波士顿到华盛顿特区的东北走廊线路阿西乐特快(Acela),该线路是美国唯一一条设计时速超过200公里路线。可具体来看,该线路平均时速仅为110公里,在总长700公里的旅程中,旅客往往需耗时近七个小时。
据参考新闻,相比之下,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等高铁大国的高铁运行时速都超过了300公里。目前中国高铁列车的最快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是全球高铁运行速度最快的国家。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运总里程突破4万公里,跃居全球首位。
高铁建设降温提质阶段:2021年以来
2021年12月9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高铁营运里程达5.0万公里,2021-2025年复合增速为5%。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要达7.0万公里左右,2025-2035年复合增速为3%,总体上看,我国高铁线路建设年均复合增速持续下降,国内高铁建设项目全面收严。
新篇章·新征程
砥砺奋进四十余年,中国成功从追随者逆袭成为令世界瞩目的高铁大国,万亿高铁建设投资铸成的优质高铁产业链彰显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根据相关规划,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新建高铁9000公里,按照每公里高铁建设投资3亿元测算,2022-2025年我国新建高铁投资额将达到2.7万亿元,折合到每年高铁建设投资额将超过6000亿元,高铁产业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十四五”序幕已经拉开,“双碳战略”叠加“新基建”,新一轮科技浪潮和产业革命来袭,中国高铁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高铁将用“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续写“可持续”、“高质量”、“有效益”的中国速度。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工程专家翟婉明表示,中国铁路未来还将继续探索更高速度(运营速度)的可能性,现在我们最高的运营速度是350公里每小时,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但国外正在追赶。如今,我们国家正在规划更高速度动车组,以复兴号CR 450为例,它的设计速度是时速400公里。
翟婉明指出,速度提高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实现智能化要依靠现代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不可限量。我国目前有超过4万公里的高铁线路,超过了全世界除中国以外其它国家高铁总和,这么大规模的高铁线路网络,我们要依靠智能的监测预警来保证运营安全,很多像滑坡、泥石流、地震、大风等灾害都要通过智能化的监测检测,然后提出预判与安全预警。翟婉明认为未来的中国高铁,更加高速,更加智能化。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高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高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高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