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是指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制造的类似太阳的光源。目前,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研发人造太阳技术,以应对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挑战。这些技术包括核聚变反应、太阳能镜和人工光源等。人造太阳的发展将有望为人类提供更加可持续和清洁的能源来源,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人造太阳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成本、技术难度和安全问题等。需要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才能实现人造太阳的商业化应用。
10月,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成功“点火”两次,即实现可控核聚变净能量增益,让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多于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至此美国科学家成功将点火次数增至四次。
这些点火实验中,NIF不仅实现了净能量增益,效率与精度也在不断提高。最新的一次实验再刷记录——输入能量首次达到2.2兆焦,3.4兆焦耳的输出能量也位列历次点火实验第二。NIF向实现数十兆焦耳甚至更高产能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我国也在积极布局核技术领域。“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提出支持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突破,聚焦世界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积极谋划培育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超材料、天然气水合物、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等若干未来产业领域。
《中国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主旨报告》显示,我国民用核技术发展迅速,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未来国家把它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我们预判大概未来十年,它的增长速度还要保持这个20%左右;到2030年以前有望突破万亿,非常有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可控核聚变一旦突破到实用阶段,那我们今天讲的风、光电都可以不考虑了,这就是颠覆性的突破,我们在展望未来时一定要把它考虑进去。但是如果它在2060年前还没有大规模的突破,那我们现在一定要用风、光等可再生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核技术应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