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市场上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达到4233日元(约合211元人民币),连续17周创新高。这意味着一斤大米的价格超过21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如此高昂的米价,给日本民众的生活带来困难。
日本大米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供应端来看,极端气候扰乱了水稻的正常生长节奏,导致水稻减产。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推行的“减耕令”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大米的供给。在成本方面,农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种稻成本持续增加,农民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市场的复苏也带来了餐饮需求的激增,这些都推动了大米价格的上涨。此外,国际市场因素也加剧了日本国内大米市场的供需失衡。日本限制大米进口,使得国内大米市场缺乏外部供应的补充;而日元汇率波动又导致进口成本增加,进一步推高了国内大米价格。
持续走高的大米价格,已经让日本民众难以承受。不少民众表示,大米涨价给日常饮食造成了直接冲击,许多人甚至不得不减少米饭的摄入。有民众无奈地说,现在不会每天都吃米饭了,改为一周吃两三次。面对高昂的米价,他们只能尽可能在便宜的地方购买大米,即便如此,5公斤大米超过4000日元的价格仍然让他们觉得比较贵,他们希望米价能回到以前那样,5公斤大米价格在2000至3000日元左右。
大米价格的上涨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现象。大米竟然成为了日本母亲节最热门的礼物,这一现象看似荒诞,却真实地反映了大米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价格飙升带来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盗米案”频发,受害者甚至不得不预先在米袋中藏了用来防盗的GPS定位器。
大米是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食,尤其在亚洲国家,它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稳定的大米供应能够确保国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避免因粮食短缺引发的饥饿和社会动荡。
从全球大米生产格局来看,主要产出国集中在亚洲,播种面积占全球约90%,产量约占全球的91%,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和印度。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1/22年度,中国以1.49亿吨的大米产量排名全球各国产量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印度,产量为1.30亿吨,两个国家合计大米产量占到全球的54%左右。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以大米为口粮的居民达60%以上,这为我国大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22年度的中国大米产量为1.4899亿吨,比2020/21年度的1.4830亿吨增加70万吨,增幅为0.47%,同期消费量为1.5634亿吨,略高于自有产量。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报告,未来随着居民食物消费不断升级,稻谷消费呈稳中略降趋势,至2030年消费量总体将保持在约2.1亿吨;其中口粮消费继续下降,但占稻谷消费比重保持在69%以上,饲用消费将随着畜牧业发展及饲料成本价格变化呈先减后增趋势。受益于播种面积小幅增加以及粮食单产的提高,未来中国稻谷供求关系总体处于宽松态势。
在品质提升方面,中国也取得了进展。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卢林表示,其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发现,2009年至2023年间,中国稻米的全国平均食味评分值从74.9分稳步提升至80.3分。这主要得益于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我国大米在口感、品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日本大米价格上涨背后反映出的其国内供需结构问题,可为我国大米行业提供借鉴。我国将继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稻谷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稳定生产。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稻谷生产结构,提高优质稻米的供给能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实现大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大米行业产销规模与供应安全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大米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大米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大米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