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炸裂!刚刚,中国唯一“三机场”城市诞生了

分享到:
 olivia chan • 2025-08-21 09:28:33 来源:前瞻网 E183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中国第一个“三机场”城市,终于来了。

01  

又一个超级机场

上周,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这家公司由上海机场集团和南通城建集团合资组建,其中上海机场集团占股51%,南通城建集团占49%的股份。

1

这意味着,上海“第三机场”正式落定。

但是让人大为疑惑的是:新机场既不在上海,也绕过了隔壁的苏州,反而选择了不近不远的南通,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

先来看看新机场的规格,到底值不值得上海如此大费周折?

根据国际和国内标准,航空机场首先是分为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其中民用机场进一步细分为两类,就是公共运输机场(民航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通用机场)。

所谓民航运输机场,主要从事定期旅客、货物运输的商业航空活动,如客运航班、货运航班。通用机场,则是专门承担除个人飞行、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以外的其他飞行任务的,比如公务出差、空中旅游、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农林喷洒、应急救援等特殊飞行任务。

而上海“第三机场”的定位为民航机场,并且是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的4F机场。

这是什么概念?

根据运输规模的大小,民航机场会分为枢纽机场(年吞吐量超千万人次)、干线机场(旅客吞吐量100-1000万人次)和支线机场(服务于中小城市,吞吐量小于200万人次)。

如果按照等级来分,分为3C、3D、4C、4D、4E、4F。数字表示跑道长度,“4”表示1800米以上;字母表示能起飞和降落的飞机的翼展和轮距,从A到F越往后越大。

2

其中,4F级机场处于金字塔尖,是机场等级中最高的一种,能够起降各种大型飞机,目前全国仅有19个。

如果以4E级、4F级机场为基准,以千万人次吞吐量为底线,原本双机场城市只有三个:上海(浦东+虹桥)、北京(首都+大兴)、成都(天府+双流)。

如今加上“第三机场”,上海将成为全国唯一一座“三机场”城市。并且,新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近期达4000万人次、远期达8000万人次,几乎与现在的浦东机场相当。

规格,可谓极其之高。

02

上海“第三机场”为何花落南通?

首先,上海建第三机场势在必行。

2024年,上海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700万,远超其4000万设计容量,长期超负荷运行;浦东机场也接近其8000万设计上限。

而根据《上海市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研究报告》的预测,2025-2030年上海两场最大保障能力可以满足1.4-1.5亿人次旅客,但市场潜在需求在1.8-2.1亿人次旅客,溢出0.4-0.6亿人次,预计到2040年,将溢出0.8-1.1亿人次。

但是,作为超一线城市,上海土地资源和空域资源极度紧张,无法支撑其再建一个大型机场。就连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北京,都被迫把新机场的一半,建在了廊坊的土地上;而面积接近2个上海的成都,当初将简阳纳入,也是为了建设第二个机场。

因此,上海也急需寻找航空“溢出承接者”。

从机场跟着人口走的原则,苏州无疑成为了呼声最大的候选者。

然而,尽管苏州与上海相邻、也是目前唯一没有机场的千万人口城市,但将第三机场放在苏州起到的辐射作用有限。

一方面,苏州周边上海虹桥、浦东、无锡硕放、常州奔牛等机场密集分布,形成“环苏州机场群”。苏州又位于上海飞行情报区核心圈,新增机场可能加剧航线冲突风险,协调空域难度大。

另一方面,苏州东部和南部距上海虹桥近,西部和北部离无锡硕放近。换言之,无论是在苏州任何一个地方建机场,都可能起不到辐射带动作用,实际上只能满足苏州本地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

3

如果在苏州这么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花大力气花大代价去建设机场起不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从必要性方面来看值得商榷。

毕竟国家层面倾向于优化长三角机场布局,走区域融合的路子。因此,要跳出一隅看全局。

而南通,恰恰满足所有条件。

就空域而言,南通位于长江以北,空域相对宽松,与上海航路无直接冲突,可独立规划新航线网络。

就地理位置来说,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通过北沿江高铁、沪通城际铁路可实现1小时直达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形成“轨道上的机场”。

更重要的是,南通位于苏中-苏北过渡带,新机场可辐射盐城、泰州等欠发达地区,成为“长三角北翼新引擎”。对上海来说,则有利于成为一个“跨越长江口”的城市,南面通过洋山港扼守钱塘江门户,北面通过新机场独占长江口,城市发展将呈现“两翼张开”的局面

所以,上海最终选择了跟南通合作。

2024年年中,上海机场集团在其官方微信推送中,首次确认了与南通市政府共同签订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并将其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此,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第三机场”的定位清晰。

03

南通彻底“起飞”

还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第三机场”的落定,将全面提升南通在长三角的地位和城市能级。这背后牵涉的不仅仅是航空外溢,更是产业外溢。

过去,南通就借力上海“强辐射”,依托上海产业链深度嵌入与创新资源外溢,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持续爆发,形成了以高端纺织、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0年,南通GDP首次突破万亿,跻身万亿城市行列;2024年,南通GDP增速达6.2%,在所有万亿城市中位居第二。

如今,新机场规划了14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有了这个区域,南通能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形成沪南协同发展格局,为经济增添更强动力。

基于27年产业研究和产业规划经验,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南通临空经济区可初步形成以下产业格局:

一是航空科技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飞机总装、航电系统、航空材料、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航空维修等产业,形成以总装为龙头的研发、制造、服务体系,构建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链。

4

二是综合保税产业集群:发挥空铁联运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货运基地、国际物流中心、保税加工园区、离岸创新、跨境电商服务基地等。

三是航空商务产业集群:发展航司基地办公、空港商务中心、免税购物中心、企业分销中心(B2B)、电商分销基地(B2C)、产销一体平台(M2C\C2M)等,形成立足长三角、对接沪苏通的空港商务产业集群。

而无论是航空、保税还是商务,这几大产业全部都是上海的强势产业。在上海的扶持下,继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后,南通还有望构建起航空科技、综合保税和航空商务三大百亿、千亿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南通还将同步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新出海口,并被纳入上海整体规划,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港口群。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届时南通新港口将与临空区联动,形成“空港+海港”双枢纽。空港吸引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落户,改变北翼产业能级;海港以更低物流成本优势,承接上海、苏南重化、装备制造等产业转移,打造长三角北翼新经济增长极,有效平衡区域发展。

有了新机场、新港口这两大项目的支撑,上海源源不断的投资也将会涌入南通,把这个地级市急速拉升。

南通,可能是长三角的下一个“王炸”。

5

6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5-2030年中国智慧机场建设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5-2030年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机场上海 南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