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过去五年,苹果把“中国制造”的标签悄悄撕下一半,转而贴上了“印度制造”。
据《印度时报》最新报道,苹果公司大幅扩展其在印度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已增至近45家,从塔塔电子、Hindalco等巨头,到20余家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统统被拉进“果链”,这些供应商共同构建了一个涵盖零部件制造和配套组件的完整生态系统,累计创造约35万个就业岗位,让全球每5部iPhone中就有1部打上了“Made in India”。
苹果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2024年与三星合计占据全球36.7%市场份额,而印度市场正成为其新的增长极。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5年上半年印度智能手机出口量同比增长30%,达4000万部,其中苹果iPhone出口量首次突破2000万部,同比激增53%,占据出口机型前三。全球生产的iPhone中,已有五分之一(约20%)在印度完成制造。
该媒体指出,苹果在印度的制造布局得以迅速扩张得益于两大政策“推手”。 印度政府2020年推出智能手机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通过财政补贴吸引外资,苹果成为首批受益者。塔塔电子等企业借此进入“果链”,获得每部手机约4%-6%的出口补贴。随后“边境共享国”投资审批新规(Press Note 3)又倒逼苹果降低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结果,印度手机产业的本地附加值(DVA)从五年前的个位数提升到2025年的19%,不过仍低于中国的40-45%,但离“量变到质变”只差一次上游材料突围。
尽管苹果在印度构建了完整生态,但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成熟度仍难以撼动。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覆盖芯片设计、零部件生产、整机代工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产业链有多强大?一部手机所需的1000多个元器件、90%以上可在珠三角48公里半径内完成配套,平均7天就能从裸片到整机下线,全球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复制这套“一周造机”的中国供应链魔法。
这种“一周造机”的魔法,源于中国数十年积累的产业集群优势。以深圳为例,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六分之一,聚集了华为、中兴、大疆等头部企业,以及数千家上下游配套商,形成“研发-生产-市场”的闭环生态。相比之下,印度虽在组装环节取得进展,但上游材料领域仍依赖进口,芯片、摄像头模组等核心部件的本地化率不足,导致DVA提升受限。
Counterpoint 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生产iPhone成本具有优势,若在美国生产iPhone成本将飙升90%,单机售价或突破3500美元。此外,印度塔塔集团生产的iPhone外壳良品率不足50%,而郑州富士康的良品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彭博社测算,若强行将40%产能迁出中国,苹果每年将损失330亿美元利润,相当于其2025年预期营收的15%。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报告主要分析了智能手机行业的背景以及所处阶段;智能手机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生产运营与发展现状;智能手机行业的市场需求特征;智能手...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