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了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龄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截至202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数据印证了一个现实:中国早已步入老年社会,且老龄化进程正以加速度推进。
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严峻性,不仅体现在老年人口规模的绝对增长上,更在于其结构性的深层变化。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比18.7%;而2021年至2040年,更被预测为老龄化“高速增长期”。这一阶段,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负担的核心:慢性病作为终身性疾病,患病率随年龄攀升显著。数据显示,2013-2018年间,65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持续高于50%,5年内上涨15.3%。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我国医疗支出压力更重。
庞大的老龄群体带来的养老需求日渐旺盛,但结合我国提出的“9073”养老模式结构,当前我国养老格局尚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居家养老占市场份额96%,社区养老占3%,机构养老占1%,养老市场还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老年人养老需求。
(图片来源:摄图网)
矛盾的另一面是养老产业的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达13万亿元,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19.5万亿元。中产阶级养老意识的觉醒,进一步推动了服务需求的升级——从基础生活照料到个性化健康管理,从单一养老到“医养游学”融合,老年人对品质养老的期待正倒逼行业创新。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表示,中国的养老方式正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化养老。为增强中青年养老“安全感”,杜鹏提出五方面思考:一是政策支持制度化,建立稳定的养老预期;二是服务体系分层化,减少养老支持焦虑;三是服务内容精准化,提高服务质量;四是以智慧技术赋能服务精准供给;五是主体协同多元化,合力构建养老安全网。
政策层面,智慧养老已被提升至战略高度。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智慧养老”作为重要任务。数字化技术的渗透,正在重塑养老产业生态:智能穿戴设备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AI算法能精准匹配护理资源,VR技术则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数字化技术已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养老可覆盖银发经济的全产业链条,有利于带动老年用品、养老服务、老年健康管理、老年文旅、老年理财等养老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养老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