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从瑞幸、85°C、星巴克到台湾珍珠奶茶,藏着品牌什么密码?

分享到:
 领教工坊 • 2020-04-26 16:47:01 来源:领教工坊 E15734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作者|尤子彦 来源|领教工坊(ID:ClecChina)

本栏目【经营学】系列,洞见最新商业经营趋势。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前台湾《商业周刊》副总主笔尤子彦。

他是资深的财经记者,采访过无数服务业巨擘,不仅熟悉台湾服务业生态,还研究分析全球服务业发展趋势。

他在台湾创办“大店长读书会”,邀请各个品牌的“大店长”讲座分享:经营甘苦谈、创业成功心法、品牌行销之道等,目前已是台湾服务业影响巨大的互动学习平台。

本篇文章,尤子彦以瑞幸切入,结合台湾著名茶饮、蛋糕品牌发展之路,洞悉餐饮业如何有效建立品牌护城河。

近日,瑞幸咖啡爆发业绩造假事件,震撼资本圈。瑞幸崛起和暴落可讨论的面向很多,从创始团队、公司治理到商业模式等,都是这个活生生商业个案可深入分析的面向。

但笔者觉得,对服务业经营者来说,还有一个面向也值得探讨,那就是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如何才能建立起品牌的护城河?

“瑞幸游戏”,

资本不是理想的护城河

回顾瑞幸咖啡的发展历程,2018年1月开张后,随即展开闪电扩张,靠着线上送咖啡和高额折扣的流血补贴疯狂圈粉,带动线下门店指数型成长。

成立第14个月,瑞幸门店数量就已达到两千家,等于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17年才开出的店数;第18月后成功在美股上市,堪称是全世界最快IPO的独角兽;

在资本市场给足成长动能之后,到了2019年底,内地门店总数更已超过星巴克,并从咖啡扩大到奶茶、零食等多品类。

但最后为了追求业绩亮眼,经理人竟虚增营收造假财报,伤害了广大投资人的心。

从护城河的命题看,这意味着,IPO、资本市场,显然并非理想的品牌护城河。

您可能会说,瑞幸咖啡牵涉的诚信问题,和是不是走向资本市场的因素,没有必然关系。但可别忘了,打从成立品牌初始,瑞幸咖啡与其说是为消费者存在,不如说更是为资本运作而设计的一个餐饮品牌。

表面上看,瑞幸卖的是咖啡,但它想的当然并不只是咖啡,“咖啡”不过是它选择破入市场的第一个业务,如同其上市招股书上说的:“从咖啡开始(Starting with coffee)”,有别于星巴克把咖啡当最终收益的商品。

瑞幸这类互联网公司深信“有粉丝有财”,送免费咖啡给下载APP的客人,等于只花一杯咖啡的代价便能圈到新粉,相较如今电商获客成本每人动辄百元,是破入市场的高明破局。

台湾金矿咖啡 VS 85°C,

好产品做不了护城河

如果资本不是餐饮品牌的最佳护城河,那么回归基本面,优质的产品能否形成品牌护城河?

台湾金矿咖啡的故事,或许可以提供答案。

3

▲台湾金矿咖啡

2020年初,全盛时期全台有超过70家咖啡烘焙复合门市的金矿咖啡,预计裁员224名员工,占全体员工数的8成,不但大幅紧缩连锁经营的规模,不出两个月后,仅存的8家店面也传出出售的消息。

对这个成立于2000年,曾经在台湾餐饮市场风光一时的咖啡品牌来说,形同走到下台一鞠躬的末路。

对我这个面包控,有一段时间,金矿的面包蛋糕,算是在台湾的连锁型态烘焙店当中,品质能维持在一定水准的店家。特别喜爱它的奶酥炸弹,一口咬下去,瞬间香浓,好似把一辈子的华美和福分,都浓缩在掌心齿颊间。

这几年,金矿经营权转到卖3C起家的灿坤集团手上,有了上市公司富爸爸撑腰,品牌力却每况愈下。

就像有句话说,“成功了所有问题都有答案、失败了所有答案都有问题”。

从结果看,灿坤固然因为外行人操盘转型诸多不顺,但更关键的是,金矿之所以兵败如山倒,很大一部分是面对竞争对手85°C猛攻,未能筑起品牌护城河之故。

须知,如果没有当年从高雄发迹的金矿咖啡,就没有后来目前在全球展店超过千家、上市公司市值高达数百亿元的85°C。

2010年底,85°C母公司“美食达人”上市前夕,我前往台中工业区采访品牌创办人吴政学,我问吴董:“外界都说,你开店的概念和商品组合,都是抄高雄‘金矿’,这样的说法...”

没等我问完话,吴董便快人快语回答说:“事实上是如此!”他接着说,“我就是很会抄袭,在中国我学的是肯德基,它的组织架构、标准化、教育训练和稽核制度,都是最好、最成熟的模式,你为何不学?”

3

▲85°C吴政学(图源百度)

确实,2004年夏天,85°C在永和乐华夜市三角窗,开出第一家复合咖啡和五星级饭店“甜点型态店”之前,在那个还没有吴宝春等烘焙世界冠军师傅冒出头的年代,金矿咖啡早在2000年便带起南台湾的咖啡甜点店风潮,还一度还被乡民封为“高雄之光”。

然而,这个光环,却经不起85°C这样的市场后进者,拿着相机和皮尺,从复合模式到柜台高度全盘照抄的追随模仿。

金矿市场先行者的优势维持没几年,2010年底85°C在上市前后,总店数已逼近500家。不仅遥遥领先金矿,从资本市场募来的大量银弹,更开启该品牌接下来10年的国际化布局。

如同85°C vs 金矿咖啡,因为后进品牌抄得快、进化快,又“赢者全拿”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

在全台有百家连锁店的cama咖啡,主打平价外带好咖啡,事实上,早在cama创立前4、5年,壹咖啡就推出这样的业态模式。

再提到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的统一超商7-Eleven,也不是台湾最早导入便利商店的先行者。

翻开台湾便利商店发展史,早在统一集团介入超商产业前,味全集团就已投资中国青年商店,踏入便利商店产业,这才是台湾发展便利商店的鼻祖。

台湾难以超越的珍珠奶茶品牌的启示,

不要用单一的品牌护城河

我经常拿金矿咖啡的故事,和开店的大店长们分享,服务业品牌经营创新求变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筑起品牌护城河。

不管是商业模式、人才资本、资本运作、行销技术或服务体验的创新迭代等,方方面面堆叠起来的核心经营能耐,才是品牌能走得远的根本实力。

特别这样提醒,是因为常看到很多服务业经营者,投注大部分心力在产品创新、花力气争夺谁才是第一个创作发明太阳饼、贡丸或珍珠奶茶的店家,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根本不会在乎谁是第一个产品或服务型态的发明者。

星巴克也不是意式咖啡的发明者,但它在全球却开出超过22,000家意式咖啡馆,还开到意大利米兰,气死一堆意大利卖咖啡的老板。

也就是说,只靠资本市场、优质产品等单一要素,并无法形成餐饮品牌持续壮大的护城河,还要加上人才资本、行销技术或服务体验的创新迭代,才较有可能挖出一条品牌护城河。

但还没完,若要让这条护城河既深且广,还要加上品牌的文化底蕴。

台湾的珍珠奶茶创始店春水堂茶餐厅,是一个建立品牌文化形成品牌护城河的极佳例子。

春水堂创立于1983年,目前已传承到第二代,在台湾共有近50间分店,2007年起并相继在日本及香港开店。

这样规模放眼两岸三地竞争激烈的手摇茶市场,并不特别显眼,但却是在手摇茶这个市场乱局中,始终能独树一格并稳健成长的高人气品牌;

如同鼎泰丰之于小笼包,春水堂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价值,更是多数珍珠奶茶品牌难以超越的。

春水堂是如何搭起近乎完美的品牌护城河,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容或下一篇再深谈,但创办人刘汉介,也是《中国茶艺》一书作者的他,总喜欢用“慢慢来,比较快”六字诀,归结他抱持的经营观点。

我对这个品牌的近身观察则是,春水堂和许多能存续百年品牌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但守住对茶文化的不灭热情,经营者更同时兼具“生意人”与“传道者”双重角色。

前者是具备打造商业模式、精算获利的能力;后者则要对经营的品类,能提出价值性的主张和论述,并言行一致躬身实践。

以无形的道,建立无法被超越的门槛,才是最深、最广的品牌护城河。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领教工坊(ID:ClecChina),作者:尤子彦,前台湾《商业周刊》副总主笔、大店长读书会创办人。

本文来源领教工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奶茶 品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