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张丽俊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导语:小公司成败在于聘请什么样的人,大公司成败在于解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么说?这篇文章可能会启发你思考。
什么是一家公司的竞争力?
是产品吗?
其实不是,产品固然很重要,但产品都是人干出来的。
就像是你有一只鸭,每天都会下蛋,把蛋卖掉,会赚不少钱。但鸭蛋并不是最重要的, 而下蛋的鸭才是你的竞争力。
所以人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某种程度上说,能不能把一家公司做好,完全看你用的是什么人。
我也曾说过一句话,小公司的成败是看你用什么样的人,而大公司的成败是看你解雇什么样的人。
什么意思?
一
小公司的成败在于聘请什么样的人
来找我探讨组织的,永远都是大老板,跟我讨论业务的,永远都是小公司的创始人。
在0-1的创业阶段,公司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在公司很小的时候,也不需要文化,生存问题是最大的考验。
所以对小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好的人,能干活的人。这个阶段,要招非常优秀的员工。
很多人会觉得,在公司还很小的时候,没有这么多钱,这些优秀的人不愿意来怎么办?
对每一家公司来说,招人都非常难。在阿里很小的时候,蔡崇信却放弃了每年500万美元的年薪,一个月只拿500元的薪水,就是因为志同道合。
所以要找志同道合的人,找那些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这非常重要。
这也要求我们,在公司很小的时候,老板要亲自招聘。
老板是首席人力资源官,没有人比你更懂得需要什么样的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坚持亲自面试每一个工程师,到后来谷歌越来越大,这一份工作越来越繁重,他不得已将这项工作交给别人,但还是亲自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审核招聘合同。
马总(马云)也是这样做的,阿里员工有四五百人的规模时,所有人的面试马总都会亲自参加,甚至包括前台和保安。
阿里巴巴也因此有了不少神话,比如童文红,刚来到阿里时,她从前台做起,然后做行政经理,做人力资源,管业务,管客服,最后成为整个阿里集团的首席人力资源官。
乔布斯也非常重视招聘,他认为一个优秀员工抵得上五十个平庸的员工,乔布斯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为什么拉里·佩奇、乔布斯、马总都积极参与到招聘的工作中呢?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招聘的人不对,培养也是没有用的。招到了合适的人,文化价值观相匹配的人进来,会更兼容。
招到合适的人,也能吸引更多合适的人加入。
所以小公司的成败,往往在于聘请什么样的人。但要记住一点,聘请的未必是最贵的人,但一定是最合适的牛人。
二
大公司的成败在于解雇什么样的人
当你的公司大了,种好了梧桐树,你的企业有了独特的价值主张,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愿意加入。
这个时候,你解雇什么人就变得非常重要。
为什么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解雇什么样的人?
员工在一家公司内有“选用育留”四个周期。对公司而言,最可怕的就是该留下的人没有留下来,而不该留下来的人留下来了。
举个例子,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很多公司都有伪高管,他们在工作中无法躬身入局,还爱瞎指挥。而且总是妒贤嫉能,害怕别人取代他。
优秀的人会被他排挤走,到最后,慢慢地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公司最后都剩下了这种人,就没人干活了。
正如前面所说,公司的业务都是人做出来的,倘若优秀的人都离开了,那么业务怎么做得起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公司衰落往往也是很快的,千万不要形成破窗效应。
根据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的破窗效应,如果有破坏者将一幢楼上的窗户砸破了,窗户没有得到及时修补,那么没过多久,就会有更多的破坏者效仿,破窗户也会越来越多。
要及时修补破窗户,所以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解雇什么样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要解雇?通常来说,这两类人是要解雇的。
第一类是价值观差的人。
这一类人往往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比如你的目标是为了让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他却把它当成一种指标,为了指标,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就会触碰高压线。
譬如为了签单,故意虚假承诺,诱骗客户买对他没有必要的产品。这么做,看似关了单,但对公司的品牌是非常大的伤害,伤害公司口碑。
一个价值观差,业绩非常好的人,往往危害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因为在团队中,很多人会把他当成榜样,会影响到很多人,也有人向他效仿,所以这一类人要坚决予以解雇,让大家保持敬畏之心。
第二类人,是持续拿不到结果的人。
伪高管也是这一种人,看似每天都在开会,每天在忙前忙后,加班也非常晚,但根本不出结果。
如果去追过程,会发现他是一个具有舞台感的人,把公司当成了表演台,在表演给老板看。
这一类人,往往级别越高,危害越大。高管这么做,最终上行下效,团队越来越内卷,人效却没有提高。最终不堪重负,优秀的人都从公司离开了,所以这一类人也要坚决解雇。
当一家公司选拔了非常好的人,然后进行了合理的培养和辅导,最后解雇了不合适的人,人才就流动起来了。
企业留下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业绩也将实现高速增长。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作者:张丽俊,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创业酵母创始人,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