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总 来源|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580篇原创
1
什么是DDL?
有个英文单词deadline,简称DDL,直译的话叫“死线”,但是我们一般叫“截止期限”,小张,材料你写好了,最迟后天下午2点发给我。
后天下午2点,就是deadline,DDL。
可以说这个DDL,真的是催命阎罗,要债小鬼,是深夜梦魇的诅咒,是无数职场人包括曾经的我内心最深的痛。
但我现在觉得,DDL才是职场最伟大的发明。
没有DDL,就没有现代职场和美好生活。
说起来,我也遭过DDL的罪。
曾经有个老板,让我完成一个不可能任务,要我在两周之内拿到一家巨型央企的核心供应商名单,面对这样的DDL,我选择逃离。
这是我一辈子,唯一的裸辞。
我裸辞是有道理的,因为在那之前,我见识过真正的好的DDL是怎么回事,这个两星期的DDL,显然不是。
什么是好的DDL?
就是它虽然残酷,但依然合理,它驱动你调用全身力气,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当你任务完成,恰好赶在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
为了完成任务,你亡命狂奔,上气不接下气冲到终点,得到应有奖励。
一次又一次,不知不觉飞速成长。
这就是好的DDL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设置DDL?就不能让人自由发挥吗?
答案是不能。
第一个原因是现实不允许。
工程有工期、部门有预算、材料要审核……任何一项搬出来,都是一个限制条件。
职场人的工作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在多限制条件下以最优表现完成。
这里最大的限制条件,就是DDL。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人性。
懒惰和拖延是人的天性,如果没有DDL,一早上晃就过去,一周的工作会拖成两周,两个月的会拖成半年。
DDL正是懒惰克星,拖延天敌。
它强迫你冷落朋友圈,关掉购物网站,扑任务上吭哧吭哧不能自拔,等抬起头发现已经深夜。
每一个职场人,从拖拖垮垮的自然人,到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
正是因为DDL的改造。
2
如何面对DDL?
为什么DDL这么好使?
因为DDL背后,是来自时间点滴消逝的压迫感,很多人不喜欢它,也是因为它的压迫感。
任务困难DDL很宽裕,就再摸一会儿鱼。
任务简单如果DDL靠前,你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先完成了交差再说。
不喜欢它,又躲不开它,这是大多数职场人面对DDL的宿命。
但厉害的职场人,会跟DDL和解。
什么叫和解?和解就是转变心态。比如一个职场小萌新,面对DDL想的是太不爽了只有一周时间,这几天只能天天加班了我去,主管跟催命一样但是惹不起啊啊啊啊啊怎么办。
很痛苦,很拧巴。
后来呢?他会转变。
DDL不再是死线,而是冲锋号,是卯足劲往死里拼的一声令下,小萌新开始学会分解任务,倒推时间,制定计划,一边干活一边启动求助。
打工搬砖辛不辛苦,辛苦,但更多是辛苦在心理建设,在即将开始任务又没开始,想摆脱任务又不得不坐下的那几个回合里,天人交战确实辛苦。
当全身心投入,没有辛苦,只有心流。
一个职场人的修炼,就是从一开始的被迫接受DDL,慢慢到习惯DDL存在,到最后自我设置DDL,不断挑战能力极限的过程。
你爱或不爱,DDL都在那里,不疾不徐。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遭受它,换成承受它,最后享受它呢?
这几年,我接过很多咨询电话。
如果咨询者已经30岁以上,却在行业里积累很少,那么可以说大概率来看,他在工作生涯的初期对DDL的看法,是消极的,负面的,甚至敌对的。
面对DDL的“压榨”,他更关注自身感受。
他不知道人在职场,个人感受一文不值,你的输出或者说你的作品,才是可以交换的硬通货。
正确的做法是,忽略感受。
关注目标;关注实现目标的计划;关注完成计划的资源;关注获取资源的渠道。
才是成长的正道。
人在年轻时对DDL的看法,是尽可能避免、逃离、抵赖,还是硬着头皮顶上去跟任务搏一个你死我活,决定了很多年后他们完全不同的处境。
3
终极DDL总会到来
写了这么几年职场文章,有时候,我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有些读者视我的文章为珍宝,说醍醐灌顶,其实,这些观念早就存在他们心头,我只不过是把观念呈现出来而已。
还有些读者呢,视我的文章为垃圾。
他们会有无数的理由来证明,我是错的,他是对的。
比如我说要投入工作并且爱上,他说工作只是工作,领份薪水而已;
比如我说你和老板是合作关系,他说老板就是吃人的资本家;
比如我说卷也要站到主管的角度思考怎么卷,他说我不管已经尽力了。
如此怀才不遇,那你为什么不离开呢?
离不开的。
这样的人,不会有离开的资本。
这就是我的无力感:同意我观念的人,其实已经不需要看我的文章;而需要被我影响的人,又抱紧观念不愿松手。
今天讲的DDL,大概也是如此吧。
厌恶DDL天天想着逃避躺平的人,不会因为我一篇文章就有所改变。
但你们知道吗,在所有的DDL之上,还有一个终极DDL。
就是死亡。
只不过这个DDL没有具体时刻,我们只是知道它迟早会来,人生战场上,到最后我们终会输掉这场战争,败给死亡这个终极大boss。
所以我想说的是。
无论你如何看待工作,看待DDL,看待身边的一切人和一切事,你得明白,有死亡这个终极DDL存在。
就像有人说,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就是你最后是会死的,这能帮助你做出正确决定。
5年后,10年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年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临终前,你会怀着怎样心情回顾一生,畅想在你的葬礼上,你在意的人会怎么评价你。
这将是DDL带给我们的,最后也最有价值的意义。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作者:格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