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促销办宽带送手机是如今很常见的商家活动,但对货品把关不严或工作人员有意疏忽而闹出乌龙,对消费者都是一种伤害,情况恶劣的不仅涉嫌欺诈消费,还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重庆的甘女士在购买一个电信宽带套餐时,就碰上好几起乌龙,送“惊喜”变成了送“惊吓”,简直是郁闷不已。本来,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甘女士办理的119元/月的套餐,承诺在网2年就可免费获赠一部新手机。甘女士预存了700元,拿到了一部价值600左右的酷派手机。使用时,意外发现充电器与手机不配套,到营业厅,被告知手机型号与合同上不一样,不能免费修理。合同上写的是联想手机,但赠送的是酷派手机,如果要更换,需要办理149元/月的套餐。甘女士同意补齐600元的差价,试用时又意外发现所谓的新手机手机相册里竟然有120多张艳照。再次来到营业厅讨说法,在多方沟通下,当初卖手机的代理店同意向甘女士赔偿一款价值1000元左右的三星手机。但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甘女士是在电信代理店购买的宽带套餐,在几次乌龙中,当地电信营业厅当了中间人,但对营业厅“是否因自身错误而承诺给消费者置换手机,应该是代理店的事情,支局只能从中协调”的说法,律师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运营商在提供相关服务时赠送的物品,必须是正品,不能以次充好。其次,代理店提供服务,全权代表着运营商,消费者与代理店签的宽带业务合同,也就等同于与运营商签订的合同。运营商不能以办理宽带的是代理店就撇清自己的责任,它和代理店应共同承担全部责。因此如果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可以直接向当地工商部门、消委会投诉。
小编尝试以“电信代理”为关键词进行新闻搜索,搜索引擎反馈的搜索结果,除了运营商整顿代理商,大部分就是代理商和消费者发生的各种消费纠纷,如“购加油卡被忽悠“、“用户频遭最低扣费”等,其中一部分是正规代理商所为,也有不少黑心商家打着某XX品牌代理商的称号专行坑蒙拐骗之事。此外,某时报记者也曾以“中国电信代理商+违规”为关键字进行网络搜索,竟然得到了一千二百万个结果。那么,乱象丛生背后,究竟是电信代理制度出了问题?还是运营商和代理店沆瀣一气一起“坑”消费者呢?该如何对此进行整顿?消费者怎样才能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信代理制度依然有其强健的生命力,数量众多、布局广泛的代理店不仅推广了电信资源,在虚拟运营商尚未完全被用户接受的情况下,代理店的存在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提供了诸多方便。而一些被曝光的代理商欺诈消费者的事件,大部分问题也确实出在代理商身上,运营商因为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同时代理制度其实就是一种授权机制,因此运营商在此类事件中必须要承担连带责任,不仅要配合司法部门调查、取证,在代理商跑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要承担安抚消费者、做出经济补偿的责任。因此,有效杜绝各种乱象,对运营商来说其实就是在减轻自己的麻烦,维护自身的形象。
至于解决办法,除了国家法律层面的指导、约束和惩罚,运营商层面的监督、管理与处置,消费者层面能做的,在小编看来,就是多提问,多思考,大胆维权,同时注意保管好各种消费凭证。“多提问”就是在工作人员向你推销时相关产品或套餐时,尽量将涉及到切身权利的细节问个清楚明白,千万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贸然签订交易合同,免得日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多思考,对工作人员说的,不要听一句就信一句,有疑问就提出来,对方不愿回答的,回头还可百度一下再做决定。至于大胆维权,一旦发现自己权益收到侵害了,立即联系客服或者直接找运营或代理商,忍气吞声或犹豫不决都是不可取的做法。此外,购买产品或办理套餐时,记住要及时核对细节是否有误,产品是否有瑕疵,能当场提出来更好。最后一点就是保管消费凭证了,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实名制,涉及到的一些资料千万不要随意丢弃,如果碰到侵权或者被盗机、盗号,这都是维权的凭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