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关节炎研究达重要里程碑,新型AI算法准确预测RNA三维结构,最多95%的海表气候将在2100年消失

分享到:
 Chloe Ma • 2021-08-27 17:50:05 来源:前瞻网 E878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多国科研专家认为新冠病毒溯源应基于科学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情报机构“操刀”的新冠病毒溯源调查报告已经提交白宫,其内容了无新意,但继续鼓吹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多国科研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验室泄漏论”经不起科学推敲,新冠病毒溯源应基于科学事实,不应掺杂政治利益。

世卫专家:迄今没有任何支持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的数据公开发表

新华社伦敦8月26日电(记者郭爽)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10多名专家在2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联合署名文章指出,自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发布以来,“我们公开呼吁公布任何支持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的数据,并将其提交给世卫组织。但迄今为止,并没有”。

疫情影响下出国留学遇阻?教育部回应

2021年秋季学期来临之际,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出入境和人员往来受限,不少学生面临求学困境。为切实回应社会关切,教育部继续支持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下简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通过自主招生,缓解疫情影响下我学生无法出国学习的困难。相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发挥合作办学特色,以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方式,为学生提供国内求学机会。

新冠症状出现前两天和后三天病毒传播能力最强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其传播能力何时最强一直未知,现在,科学家们或揭晓了答案。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的新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发病前两天和发病后三天传染性最强,且无症状感染者发生传播的话,接触者更可能也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俄罗斯卫星V疫苗对预防住院的保护率为81%

作为全球首款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俄罗斯的卫星V(Sputnik V)疫苗已投入使用超过一年,但有关该疫苗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近日,一支俄罗斯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圣彼得堡近14000名疫苗接种者的数据,评估了该款疫苗的有效性。相关研究已以预印本形式发布。

2020年年末,近1/3的美国人已感染新冠病毒

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基于人口数、人口流动情况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模拟了2020年新冠病毒在美国超过3千个城镇的传播情况。研究发现,到2020年年末,人群易感性为69.0%,这也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而公共数据中公布的确诊病例数,不到实际感染人数的四分之一

1

黄维院士团队实现高效蓝色室温磷光及一光多用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安众福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提出“发色团限域”策略,利用最简单的分子实现最优异的磷光性能。研究团队还“一光多用”,开发出具有多重应用价值的磷光材料器件。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旋转速度最快的小行星

科学家们在太阳系内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2021 PH27,其围绕太阳旋转一周仅需113个地球日,速度比太阳系内已知的任何一颗小行星都快。

俄罗斯计划于2025年后发射“光谱-UV”天体物理观测站

当地时间8月27日,俄新社援引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Rosatom)消息称,俄方拟于2025年后发射“光谱-UV”天体物理观测站,对地面天文望远镜观测不到的紫外线光谱区进行观测。

“恐针”影响生长激素注射?无针注射或将提高矮小症患儿治疗率

无针注射通过不同直径大小的微孔将药物注射至人体组织中,最大注射深度在5毫米以下,注射速度极快,保证有效透皮的压强,对皮下组织损伤极小。由于注射深度有限,神经末梢受刺激小,因此无针注射一般不像有针注射那样疼痛。不仅如此,无针注射还可以节省用药量,而且能够使药物发挥效果更加平稳。

从远距离将单个质子冷却至前所未有的低温,实现反物质的精确测量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冷却单个质子的新技术。研究者使用激光冷却的铍离子云,从 9 cm 外对单个质子进行了间接的交感冷却(sympathetic cooling)。激光冷却被广泛应用于原子,但不适用于不吸收光子的粒子,如质子。为冷却质子开发技术如电阻冷却和加速器冷却所实现的质子冷却最低温度,比激光冷却原子高出了 1000 倍到 100 万倍。

中国发现史前巨鲨,曾为古生代海洋顶级掠食者

瓣齿鲨属于原始的软骨鱼类——真软骨头类(Euchondrocephali)。传统观点认为,它们是一种运动缓慢的底栖动物,以腕足类、双壳类等为食。在一项发表于《地质学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山西阳泉的钱石灰岩中发现了2.9亿年前的瓣齿鲨牙齿化石,并确定它们为俄亥俄瓣齿鲨(Petalodus ohioensis)。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瓣齿鲨属牙齿化石,对于研究华北地区二叠纪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型化合物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是引起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它能导致患者记忆的退化、认知的损伤和人格的改变,严重威胁老年人寿命和生活质量。日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涛教授团队和化学学院郭东升教授团队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上。

吴边研究组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发表微生物催化氮杂环合成的综述

碳和氮是丰度最高的核心生命元素,探究生物体系内的碳氮成键反应可为生命起源和生物代谢路径演化与调控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线索。氮杂环化合物作为碳氮成键反应的重要产物类型,广泛参与了生物的遗传与代谢;同时也被应用于医药、农业和食品等诸多产业领域。据统计,目前全球销量前200的药物中,约有三分之二含有氮杂环官能团。鉴于氮杂环的重要性,微生物学家一直在探索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与人工合成途径的设计。相关研究已发表于《生物技术进展》。

新观测否定周期性快速射电暴成因模型

河外星系有时会突然出现短暂而明亮的无线电波爆发,爆发通常仅持续几毫秒,却显示出极高的亮度,这一现象被天文学家称为“快速射电暴”。一些快速射电暴会周期性出现,天文学家通常用双星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一对恒星相互环绕形成的恒星风带来了周期性快速射电暴。而近日发表在《自然》的一项研究根据新的观测数据否定了这种模型。

天文学家发现新一类系外宜居行星

此前寻找地外宜居行星的过程中,天文学家主要着眼于类地行星和冰巨行星。但近日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者基于对地外行星 K2-18b 的观测发现了一类新的宜居行星,或将大大加快寻找太阳系外生命的进度。论文已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

比石墨烯更“逆天”,科学家首次创造出双层硼烯材料

据26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师首次创造出一种双层原子厚度的硼烯,打破了硼在单原子层限制之外形成非平面团簇的自然趋势。

Science封面重磅:新型AI算法准确预测RNA三维结构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读博士生 Stephan Eismann 和 Raphael Townshend 在计算机副教授 Ron Dror 的指导下,利用目前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 RNA 三维结构预测模型——ARES。已发表于《科学》。

近 600 个遗传位点与自我调节障碍有关

一项由美国和荷兰的 17 个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分析 150 万人的全基因组数据后发现,其中有 579 个遗传位点与这些行为障碍和与自我调节有关的疾病有关,该研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全基因组研究之一。相关论文 8 月 26 日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

关节炎研究的里程碑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会导致关节表面的软骨逐渐变性,诱发疼痛和僵硬,是造成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骨关节炎困扰着全球3亿多人,并且难以被治愈。近日,由慕尼黑亥姆霍兹中心(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骨关节炎研究,发现了该疾病新的遗传风险因素,并确定了多个有前景的药物靶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上。

最多95%的海表气候将在2100年消失

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杂志26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研究指出,取决于21世纪上半叶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可能会有35.6%到95%的20世纪海表气候到2100年消失,这里的海表气候由表层水温、pH值、矿物文石的浓度来定义。研究结果还显示,10.3%到82%的全球海洋可能会经历从未有过的海表气候。

深度学习重建纤维3D图像

俄罗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借助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成功重建了纤维材料3D图像。为了解决这一复杂和耗时的任务,科研人员使用了机器深度学习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计算材料科学》杂志上。

水分子间“量子拖拽”首次直接观测到,有助揭示水的奇特属性

由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首次直接观察到了临近水分子之间的“量子拖拽”,这一新研究揭示了水奇异性质的微观起源,并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水如何帮助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发挥作用。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1

清华大学刘静教授分享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

2021年8月27日晚 8:00(北京时间),大家期待已久的 iCANX Talks第66期即将重磅来袭,本期直播我们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的刘静教授来到iCANX Talks讲座系列,敬请期待!

投资52亿!这一高校异地校区,正式投用

8月24日上午,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首期建设项目交付使用活动在阳江校区体育馆举行。这标志广东省委、省政府补齐粤西高等教育发展短板,实现全省本科教育全覆盖战略决策取得重要成果,“四方合作”办学模式取得重大成效,阳江人民翘首以盼的本市首所全日制本科高校已具备迎接今秋首批700多名新生入学条件。

官宣!两方共建,创建“国家实验室”!

8月23日,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地科学与工程彭城实验室筹建工作。徐州市有关部门汇报了彭城实验室筹建工作进展情况。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晓昭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方案进展,以及专家团队、人才团队招引、确立科研方向、项目征集等相关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加快推进彭城实验室筹建工作进行了讨论。

985高校,再添国家级实验室!

近日,科技部公布第三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名单。由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牵头,联合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该实验室是湖北省唯一一家依托高校牵头建设的联合实验室。

1

曹原获凝聚态领域青年学者奖项,提名论文发表于取得博士学位前

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网站显示,2021 年度的麦克米兰奖(William L. McMillan Award)被授予了现年 25 岁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凝聚态物理学研究者曹原,以表彰其“有关扭转双层石墨烯中超导性和相关量子现象的开创性发现和探索”。

清华大学电子系宁存政教授获德国“洪堡研究奖”

在最近举行的德国洪堡基金会年度(线上)仪式上,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宁存政获得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以表彰其在纳米光电子学,特别是纳米线激光和纳米等离子激元激光方面的原创性贡献。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2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