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北京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建设美丽北京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碳中和取得明显进展,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美丽河湖基本建成,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在能源消费结构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实施意见”,到2027年,天然气消费量将实现稳中有降,汽柴油消费量持续减少,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20%左右。而到了2035年,这一比例更是将提升至35%。
减少移动源污染是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关键。最新一轮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报告指出,北京移动源排放占比高达46%,其中柴油车与汽油车是主要的“贡献者”。截至2023年末,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40万辆,全市人均小客车保有量是上海、广州、深圳的1.5倍左右,核心区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是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2倍多。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成为了北京治污减排的重要利器。对比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新能源车更有“零排放”的优势。环保专家的数据显示,一辆燃油小汽车一年行驶1.1万公里将排放约2.5吨二氧化碳,而换成新能源车则可减少至少1.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空气污染少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不像传统燃油车一样使用内燃机,因此不会产生尾气排放,不会释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气体,从而减少空气污染。其次,新能源汽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如果电能来自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那么整个能源链路的环境影响会更小。此外,新能源汽车通常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因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效率更高,能源转化更为高效。因此,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小。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北京近年来不断优化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今年新增小客车指标中新能源车的配比已高达80%。
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每百公里碳排放比较
目前,中、欧、美三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碳排放最多的经济体,三者的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的52%。其中,中国又是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之首,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超25%,人均排放量比全球水平高40%。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的任务目标,要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于2005年将降低60%-65%;并且2060年,我国将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
为了尽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开始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百公里碳排放量为16.25kg/100km,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的能耗为7.93kg/km。传统燃油汽车的碳排放量是新能源汽车的两倍之多。
欧洲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收紧
根据欧盟设定的标准,到2030年,轻型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2021年度基础上减少37.5%,即降至大约60 g/km。欧盟发布的《可持续智能交通战略》中提出,将进一步削减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因此,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进一步收紧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传统车企要逐步停产燃油车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其采用清洁能源驱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性能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还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人类创造更加清洁、健康的未来。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新能源汽车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