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4年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适度超前、科学布局”为核心原则,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通知》提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省级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在充电网络规划中合理确定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根据需要适时制定大功率充电设施专项规划,联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等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场景下的建设计划,率先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规划编制要遵循市场规律,做好预测论证,并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交通规划做好衔接,实现大功率充电网络与现有各类型充电设施的协同发展。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
规划过程中,政策要求与国土空间、配电网、交通规划深度衔接,避免资源错配。例如,高速公路服务区将率先落地建设计划,电网企业需重点解决其用电容量瓶颈,缩短扩容周期并降低引入成本。此外,政策鼓励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设运营补贴等金融工具支持项目落地,同时给予充电场站10年以上租赁期限,稳定企业长期经营预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惊人速度重塑交通能源格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26.2万辆,同比增长35.6%,市场渗透率突破40.3%。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换的关键要素,因此,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能设施也应运成为转型过程中最基础的抓手。根据EVCIPA发布的数据,2024年1-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8万台,同比上升19.8%。截止2024年10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88.4万台,同比上升49.4%,但车桩比仍存在优化空间。
大功率充电设施的推广恰逢其时。以高压快充技术为例,其通过高电压路线降低能耗、提升续航,被视为未来主流。目前,超快充技术已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而《通知》明确要求优先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
充电桩的角色正在从单一补能设施向智能化终端演变。充电桩智能技术专家苏长旭指出,充电桩是连接新能源汽车与大数据世界的核心节点。通过采集车辆充电数据、用户行为模式等信息,充电网络可优化能源调度、提升运营效率,甚至为车网互动(V2G)提供基础支持。
然而,我国充电桩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运作模式需持续探索。例如,如何平衡不同技术路线(如大电流与高电压)的投入产出,如何通过标准化建设降低跨品牌充电兼容性问题,均是行业面临的挑战。《通知》提出加强项目监管、避免无序投建,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推动优质运营商主导场站建设与改造。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视为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赛道,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这一战略的基石。从2012年1.28万辆的年销量,到2024年突破1200万辆;从充电桩覆盖率不足的早期困境,到如今大功率充电网络的科学规划,中国正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加速交通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电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