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11月21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2025广州车展上透露,广汽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建成试产,率先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批量制造条件,向小批量装车搭载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意味着,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漫长征途上,中国企业正跨过最关键的关卡——中试产线。
中试产线,堪称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试金石。它是验证工艺稳定性、良率控制和成本模型的最后一道关卡,直接决定着技术能否摆脱PPT上的美好设想,真正落地生根。相较于学术界常见的1 - 10Ah小电芯,广汽此次实现的60Ah突破意义非凡。这意味着广汽已具备生产可实际装车的动力电池单体的能力。按照行业惯例,电动车电池包通常由数百个电芯串联并联组成,60Ah规格足以满足从A级轿车到SUV的多样化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今天,安全焦虑仍是消费者最大的顾虑之一。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最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它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避免了因锂枝晶刺穿隔膜而引发的短路风险;无界面副反应的特性,减少了电池内部的能量损耗和安全隐患;无电解液泄漏的问题,从根源上杜绝了因电解液泄漏导致的起火、爆炸等危险。

当前,行业呈现出“半固态先行、全固态攻坚”的发展格局。
2022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明显提速。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中国企业已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标志着半固态电池在2023年实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化。
全固态电池是公认具有颠覆性优势的下一代电池技术,被业界视作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和安全焦虑的“终极方案”。近4年国内规划产能超 450GWh,但全固态电池仍面临固 - 固界面阻抗、锂金属负极稳定性等技术瓶颈,阻碍着其大规模量产。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更是泼出冷水:根据国轩的研发进度,硫化物与卤化物互配的技术路线,在2030年前看不到商用希望。他指出,该路线遭遇良品率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难以逾越的产业化障碍。这条被部分企业寄予厚望的技术路径,在工程化面前显得步履维艰。
放眼全球,固态电池竞赛中,中国企业与来自欧、美、日、韩等国的竞争对手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均处于从科学验证向工程验证艰难爬坡的关键阶段,尚无企业摸到规模商用的门槛。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7年将是产业从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到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突破110GWh。

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已进入倒计时,但这场竞赛的终点不是谁先发布,而是谁先让消费者无需为新技术买单。在新能源淘汰赛最激烈的阶段,技术领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固态电池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