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 | 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编辑:笔记侠 谢莉莉
活动:2016年10月15-16日 混沌研习社课程 哲学家王东岳先生主讲西方哲学,根据10月16日下午课程整理。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笔记;现场照片来自V.Photos。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实践为什么绝对不能检验真理?
人类知识的稳定性为什么越来越差?
知识体系、科学体系被证伪的速度为什么越来越高?
什么才是建立新思想的基本方法?
为什么说你的世界,永远是你的主观世界?
为什么说思想清明是目光清明的前提?
为什么说博学不是真理,整顿思想才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精简笔记·文化生活
一、为什么实践不能检验真理?
我们的感知并不主要来源于我们的感觉与经验,经验只提供杂乱无章的信息量,而我们的知识需要对信息量进行逻辑重构。也就是,实践不能检验真理,实践不出真知,一切知识都是逻辑推演的产物。
西方哲学家对真理的表述很奇怪,他们认为:“真理的尺度就是真理本身。”这句话让人觉得矛盾,因为它是同理反复。因为他想告诉你,实践不能检验真理。
蝙蝠的感知模型与人类不同,蝙蝠调用的是超声感知,而人类使用的是感官感知,你们处于同一个山洞里,蝙蝠可以准确捕捉高速飞动的苍蝇、蚊子,而你在洞穴里同样能有效活动,貌似实践检验出你们两者的感知均为真理,但两种感知表象不同,而真理只有一个,所以实践不能检验真理,只能检验真理的破溃。
一个学说一旦转换为常识,就离崩溃不远了。
牛顿的学说曾经精确地把天体力学原理与日常力学统一精确到一个程度,随着望眼镜发展,人们在金、木、水、火、土五个肉眼看到的行星之外,发现天王星运行轨道不符合牛顿力学运算,人们说天王星运行出错了。再随着望远镜发展,我们果然发现了那个质量、轨道干扰天王星的海王星,证明牛顿学说正确,这个学说反复被证明是真理。相对论的出现,使“引力”这个概念转换为“空间曲力”的概念。
这是各位特别要注意的事,日常中反复证明有效的认知,也许它恰恰是陷阱。
我们常说的真理,是去除主观对客观本真的原样反应,是符合物理意义的真理。但我们发现,所谓认识过程是主观属性不断增加的过程,因此信息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恰是扭曲量增加的过程。感性扭曲知性、理性,扭曲量是你信息量的同程表达,因此理论上说,有可能我们越来越背离真理,因为主观属性是不断膨胀的,而信息量增长恰恰是耦合(注:“互动、联动”之意)扭曲过程。
我们设定酸为主体、碱为客体,酸是通过“酸根”感受碱分子“碱基”的部分,但感知的瞬间,碱已经变成了盐。这说明我们获取信息是因为两种属性(主观属性、对应可感属性)的耦合,而且我们通过主观属性的增量,才能实现信息增量的捕捉,因此我们只有可能越来越背离本真。
大家特别要注意,对象和客体是两回事,所谓“对象”就是主观感知覆盖和扭曲客体的过程;所谓“客体”是没被主体覆盖的外部存在。我们永远谈的是对象而非客体,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知识稳定性越来越差的原因,也是知识体系、科学体系被证伪的速度越来越高的原因。
二、建立正确思想的方法是什么?
知识从来不是真理,它之所以可以表达为正确,一定是在它正确的那个范畴和时段里是自洽的,也就是感觉判断和逻辑不发生矛盾。人类的知识是不断用理性否定感性、接着用更高端理性否定低端理性的过程。
我现在回答开题时说的证明概念,我们一般说的证明,一般有两种:
1)经验证明:眼见为实;
2)逻辑证明:比如数理证明。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但凡说我们的知识是在逻辑系统上推演出的,最终知识必须通过经验来检验。为什么知识都是高端逻辑推演,却要用低端方式检验?
我们可以归结一句话:一切证明都是逻辑证明,只不过是广义逻辑,也就是说证明仍然不通达客体,是在主观逻辑体系中完成低级到高级的通洽关系。
我们所说的正确,必须包含三项要素:
1)逻辑自洽:狭义逻辑上不发生矛盾,并在广义逻辑、感性逻辑上基本通洽;
2)他洽:对你暂不能否认的其它学说,那你的学说必须与它的通洽;
古希腊时期出现日心说,比哥白尼的日心说早一千年,但当时的学说完全被淹没,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引力学说、惯性运动的理论,有些问题他无法回答,可见正确是有条件的。
3)续洽:对于新发生的信息量,你的理论必须兼容。牛顿的引力学说解释了引力,却无法解释微观世界的作用力原理,于是牛顿学说系统破溃,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效同时解释宏观、微观运动,从而把经典力学击败。
三大要素达成,才能说正确。
请大家深思我的这段表述:当你做到对世界正确理解的时候,你得做到逻辑三洽,尤其是最后一项,特别值得引起你的注意。
新出现的信息量,如果在你原来的认知模型不能被兼容,一般人两种做法:
➀立即微调认知模型;➁另建认知模型。第一条路将帮你导向死途,第二条路帮你开辟未来。这是你建立思想方法的要诀。
三、为什么说思想清明
是目光清明的前提?
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合乎理性。凡是合乎理性,都是现实的。
中文把“合乎理性”翻译成“合理”,翻译错了,中国的“合理”在语境中包含着某种合乎愿望的状态。这句话实际上表述的是,我们一切知识都是精神构造,这点特别重要,因为你必须清楚,什么叫知识。
维特根斯坦写过一句话:世界由事实组成,而非事物组成。
我们并不排除可能有客观事物存在,只是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主观世界。
在望眼镜发明以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第谷,用肉眼观察天象 20 年并做详细记录,但因为他怀揣的是“地心说”,所以他始终不能对自己的观察做出任何解释。
▵开普勒
晚年收了关门弟子开普勒,他继承了所有天象观察数据资料,因为开普勒曾经受到“日心说”的逻辑理念启发,结果重新看资料时,立即意识到行星运转不是正圆形轨道,然后找到阿波罗尼1000多年前完成了的圆锥曲线数学证明,直接扣在天空上,竟然分毫不差。
这个事实说明:逻辑先于事实发生,理念决定了事实,而非事物、观察决定了事实。
任何一个东西在逻辑上成立,必将在事实中发生。因为我们所说的事件,实际上是我们的逻辑构造,因此思想清明是目光清明的前提。
最后总结一句话,我们人类建立有效知识,不在于归纳法的大量素材收集,不在于无穷尽的观察过程,实践不出真知。
因此,黑格尔说的一句名言:“ 博学不是真理。 ”
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大多数都是年轻时代提出的理论学说。
博学绝不是真理,不要寻求无边的博学,而是去寻求思想整顿、思想功夫,这才是获得知识力量的源泉,这是我给大家的提示。你不能从忙碌的工作、经验积累中获得长进,你得在有限经验的思想整理中获取知识的力量。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