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桓 来源|张桓投资笔记(ID:zhanghuanbiji)
最近北京疫情似乎有点小严重,相信举国之力肯定能控制住,毕竟天子脚下,政治大于经济,只是“苦”了在北京做生意的诸多同行,哪怕短时间以雷霆之力控制住,但谁也不保证不反复,有哥们忧心忡忡的说,“反复”可能是今年的新常态了,必须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好了,不谈“不开心”的事情了,还是谈谈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一个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吧,这节目一看就喜欢了,天天小姐姐小哥哥的综艺节目快看腻了,突然看到一个“三十而俪”的节目,瞬间有了归属感甚至热泪盈眶的感觉。
这个节目最大的贡献是让所有人对“年龄”不再有畏惧感,让人觉得原来不同年龄的女性都有不同的魅力,不再是原来传统眼光认为的女人要“幼、白、瘦”。
这是一个进步,社会的进步。
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原来那些“导师”嘴里的“女权”,那些有点“矫枉过正”了,甚至过于“口号化”,本质上是以鼓励女人要独立之名在割韭菜,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传递的价值观截然不同。
说回“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她们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自信和底气,那种飒,让人确实看了爽,对了,是女人和欣赏女人独立的男人看了爽,我看到很多大男子主义的人在微博里评论、揶揄“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脸皮厚、自恋、丑的时候,突然觉得,最见不得女人崛起的人,应该是那些大男子主义的人了。
我说这样的话,好像“不太男人”,但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我不是大男子主义,也非那些姨妈男,天天赞扬女人讨好女人,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直男,对男女欣赏的角度一样,那就是自信、独立、有气质。
所以,我一旦看到一个女人由内而外散发着自信的时候,我就无比的欣赏,我2014念创办的疯蜜的slogan就是“我是疯蜜,live for me活出自己”,还出过一本书就叫《活出自己》。
所以,一旦看到“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样的节目的时候,我就像被击中了一样,有一种战栗感,这种感觉久违了。
宁静放话:“还要介绍我自己是谁的话,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
太霸气,这不是自负和自傲,这是自爱、自信,太多女性被“教育”要低调、贤淑了,宁静这样的Queen才是当代女性要有的气场。
张雨绮霸气回应:“我出门自带高光。每天都是我的高光时刻。”
哈哈,这是我的德州老乡,当她用刀追着自己出轨的老公团团转的时候,我觉得这才是女人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在大多数时刻,男人比女人怕死,也更容易怂,多一点张雨绮这样的人,家庭暴力会少很多。
郑希怡感慨:“还要被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人,来评价自己。”
这句话乍听起来有点不懂“礼貌”,怎么不尊重评委呢,其实你看了节目就会知道,有些所谓的“导师”其实早就OUT了,用一成不变的的标准来选所谓的“整齐划一”的女团,必须要diss。
钟丽缇不服气:“为什么只有20岁的回应?20岁,50岁,都是一样的。只要你努力”。
对头,弹幕里有人说,看完“乘风破浪的姐姐”竟然有点不那么怕老了,是的,只要够自律、自信,50岁或许真的比20更有魅力,你看看王薇薇、邓文迪、伊能静、钟丽缇的小男朋友,真正聪明的男人都喜欢“姐姐”,哈哈。
这个节目的好处还在于,它让已经功成名就30+的人可以“从头再来”,面对新挑战,其实传递的价值观非常励志,谁说你就不会“一夜归零”呢,学会面对“新挑战”,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有可能就是新常态。
很多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就很难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比如小沈阳就是被“出道即巅峰”给害了。
可,这些姐姐们做到了。
当我看到很多姐姐要么退出娱乐圈多年、要么在家相夫教子2年、要么就是红不来本来要放弃了、要么本可以只做演员完全不用让观众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真实状态的……可她们都选择了挑战不可能。
用年轻人的方式(女团)来“三十而俪,青春归位”。
飒!
张桓
籍贯山东哈工大汽车专业的工科男,从技术跨行做了营销,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原来是商业敏锐度和营销能力,进而创业赚了几年几千万利润,而后也很俗地做起了自己擅长领域比如女性消费儿童教育餐饮娱乐的投资。
投资了名创优品、胡桃里、奈瑞儿等有近百个项目,2020年“只搬一块砖”做十英尺智能早餐柜,立志做成国民性的基础早餐设施,以及花业余时间炒股。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