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资金来满足国家的财政支出和投资需求。国债的发行通常由国家的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负责。国债的发行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发行招标、私人放款或其他方式进行。国债通常是一种安全的投资工具,因为国家通常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国债的利率和期限通常由政府决定,并且可以被用于国家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11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9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美国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和英国在9月均减持了美国国债,从而推动海外投资者在当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跌至了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中,中国9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减少了273亿美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减仓,总持仓规模从上月的8054亿美元降至了7781亿美元,续创2009年5月以来新低,此次也是14年来这一数字首度跌破8000亿美元大关。
在美债走势方面,由于担心国债供应增加以及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长期维持较高利率,9月份美债收益率出现了大幅攀升,也就此拉开了今秋美债“抛售风暴”的序幕。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10月中旬曾一度触及了5.02%的16年高点。
回看我国国债规模分析
2022年,国债发行9.6万亿元,占比16%;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4万亿元,占比12%;金融债券发行9.8万亿元,占比16%;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8万亿元,占比2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345.4亿元,占比1%;同业存单发行20.5万亿元,占比33%。
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3.5万亿元
截至2022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5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4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3万亿元、占比67.7%,政策性金融债0.7万亿元、占比22.0%。
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推动新增发1万亿国债等已出台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推动经济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国家发改委将着力做到“四个持续”: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持续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岁末年初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债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