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5处提及“新能源汽车”的内容,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被寄予厚望。通过前瞻产业观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尤其是特斯拉FSD技术、华为ADS、百度Apllo技术、小鹏XNGP智驾系统走向普及,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它一面涉及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创新技术的更迭,一面和车与车、车与路、路与人之间信息交互也有着强关联。带来的深刻变化则是: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链价值重构。
地方政府则有机会利用这场变局,突围高质量发展困境。
前瞻产业研究院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
根据前瞻新能源汽车规划所的观察与产业大数据统计,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地方培育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历史性机遇,这也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方案落地发展的最佳载体和关键“应用支撑”。
根据官方综合评估结果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重庆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处于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第一梯队,苏州、杭州、武汉、无锡、天津、郑州、合肥、南京、淄博、海南等东部地区省会及重点城市处于竞争力第二梯队,成都、济南、青岛、西安、长春、芜湖等处于竞争力第三梯队。除此之外,沧州、保定、常州、大连、厦门等城市虽然在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等方面差距较大,但在政策、测试示范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考虑到政策环境和示范应用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巨大牵引作用,这些城市的发展潜力较大。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分布不难看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集成度、复杂度非常高,动力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智能化系统、车联网系统等各个领域都有更细分的产业链环节分布,每个领域之间又相互关联。新能源汽车不再是“一个产业”,而是由多个精细化、高端化、复杂化的细分产业组合而成的产业群所构成的。这种特殊的产业链结构便为后发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切入点和潜藏机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各行业都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及产业生态的趋势。第二第三梯队城市的发展速率,可以结合自身资源与行业的核心问题,发挥好“后发者优势”,建议结合自身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切入思考产业规划:
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晋城市,考虑与区域自身规模及优势产业强关联的细分赛道
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区域内现有产业链配套情况,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方向,选择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细分领域,识别出具有潜力的细分领域,如整车制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动力电池、充换电设施等,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细分产业集群。
尽管上述从整链中摘取了关键赛道,但也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去发展,如前瞻产业研究院做过的《赣州新能源汽车小镇产业规划项目》为例,通过前瞻团队调研分析,将通过产业规划为其解决6大关键发展问题:
(1)新能源汽车整车招商陷入瓶颈(例如结合地区优势与定位,调整侧重主攻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方向招商);
(2)赣州新能源汽车检测业务总体还依赖外地(例如结合需求侧与发展定位,布局研发检测业务);
(3)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发展目前面临用地瓶颈问题;
(4)壮大赣州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需要;
(5)填补地方汽车文化旅游空白的需要;
(6)促进赣州商业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前瞻团队通过对区位优势提炼、现状条件梳理、实地调研访谈情况、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战略性、上位规划、周边竞合情况、全国/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舆情、对标案例借鉴等多维度分析,为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做出了既科学、更前瞻、又落地的项目/产业定位,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发展思路。如功能布局层面提出建议依托赣州市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发展基础,围绕新型电池、太阳能光热光伏、储能、新能源材料、智慧综合能源等方向,打造新能源科研成果展示、产品供需对接、论坛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赣州新能源产品展示应用中心,搭建集科研成果展示、需求对接服务、定制产品销售、产品检测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②中等城市,可以考虑从新能源专用车领域切入规划升级,带动整体产业集群经济发展
在整个宏观语境下,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热潮往往聚焦在大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身上,那么中等城市还有机会吗?
为什么是专用车?前瞻通过自研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数据观察发现,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新能源化有所滞后,而专用汽车作为重要分支,随着我国物流业、运输业、建筑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望成为下阶段我国汽车新能源化的重要增长级。
预计到2028年,中国新能源专用车市场规模能达到3230亿元,我国对新能源专用车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中等城市可以考虑根据本地特色和需求,探索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环卫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等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崛起,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例如常熟市,虽然不如苏州或南京那样知名,但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特别是对于新能源专用车的制造和研发,常熟市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结合城市自身消费市场与周边区域产业配套布局新能源汽车。2024年常熟一季度实现零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42.1%。同时,通过优化公交运营体系,推进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至80%,并持续健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常熟还拥有省级新能源产业创新载体,现有规上企业79家,六氟磷酸锂市场份额位列全球前五。
③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的城市,要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切入规划新场景
目前各地该如何把握提高效率、降低风险、绿色低碳等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攻关“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各环节技术瓶颈,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当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盛行的情况下,技术路径的切入要有复合的场景,才便于实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结合前瞻产业研究院已完成的120+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实战案例经验来看,要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规划策略是并行共进的:
技术层面可以着重考虑:
(1)动力电池:在关键材料上的技术突破,如单晶三元材料的研发,增强动力电池的性能;针对冬季电动车续航里程减少的问题,在全气候动力电池技术上攻关;
(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V2X)等核心技术;如雄安新区通过车路云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城市级规划、建设与运营,实现了数字道路、智能网联、智慧交通的新高地,减少整体城市管理成本。
(3)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规划策略层面可以着重考虑:
(1)建立创新生态:构建国际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生态,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如北京顺义区通过构建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成功吸引了包括北京奔驰、理想汽车等知名企业的投资和研发测试基地的设立,不仅涵盖了整车制造,还包括了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智能芯片、传感器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政策支持与市场激励:持续释放有助于降低企业研发和生产成本,加速固态电池技术的市场推广。像柳州市,开创了政企联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柳州模式”,实施停车费优惠、充电优惠等措施,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例如通过“光储充放”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
在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更科学、更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市场进入、转型升级过程中能如何有效降低因过于依赖单一产业所产生的误判风险是关键,同时有效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禀赋推动技术向商业化应用转变,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是智谋。各地政府应积极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维度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蓝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依托自研的6.8亿+大数据系统,精准捕捉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趋势。凭借26年的产业发展洞察与专家智库优势,能深刻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瓶颈与机遇,为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规划对策。此外,研究院还拥有丰富的企业招商资源和实战经验,已助力300+城市落地2000+规划项目,有效促进地方经济提质增效,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新能源汽车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