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 AI)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了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 AI 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5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其中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
《使用指南》还提出了“分学段差异化应用”的策略: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此外,为保障学生隐私与数据安全,指南要求严禁师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时输入考试试题、个人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创造新内容和想法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创造对话、故事、影像、视讯和音乐等。它试图在非传统计算任务中模仿人类智能,例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翻译等。它是人工智能的进阶衍生技术,能够为绝大多数智能领域创造价值。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研报告数据,生成式AI在客户运营、营销和销售、软件工程和研发四大领域所创造的价值占到其年度总价值的75%,其应用渗透率较高。
据工信部测算数据,2023年中国生成式 AI 的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同时,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万亿元,在全球总市场规模(接近90万亿元)中占比超过35%,成为全球 AI 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教育部的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还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成式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如何平衡技术使用与教育本质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工智能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