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营销人Simon 来源|营销人Simon(ID:MarketingSimon)
27号,网易云踩着21年最后一周发布《2021年度听歌报告》,不出意外又刷屏朋友圈和微信群。接下来就来聊聊为什么网易云音乐能一次又一次地刷屏?
01
对群体心理的深刻把握
其实搁现在,歌单、书单、账单这种东西一点都不新鲜,但凡是个音乐、阅读、理财平台都会搞。但回溯差不多十年前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网易云音乐可是歌单营销的鼻祖。
看看今年的歌单,网易云还是抓用户想自我了解和自我自表达的心理,在整体的报告H5逻辑上,以用户虚拟形象回到“云村”,回溯2021为逻辑主线,其中涉及“一年中听过的曲风及分成”、“音乐灵魂年龄”、“四季最爱的歌曲”、“所在地最常听的曲风”等话题。
其中最出彩的应该是“灵魂音乐年龄”这个点,因为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谈论年龄永远都是一个三分羞涩感、七分表达欲的话题,可谓常聊常新;每一个“音乐年龄”的背后,都反映着这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独特品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甚至平常有点社恐甚至不怎么发朋友圈的人,这都是一个成本极小的自我表达的机会。
可以说,网易云对人群心理的把握,可谓十分深刻。这不得不回溯到,网易作为中国PC时代的四大门户之一,长达二十余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培养了其超强互联网产品思维和对用户喜好的灵敏嗅觉;可以说,营销方面做新闻、画条漫、做H5,网易一路红火。
02
对时事热点的超快响应
回溯网易云上一次刷屏,就在不远的一个多月前。11月18日,网易云出街“摸鱼计算器”互动H5,用户打开后输入自己的名字或昵称,H5就可以通过用户上班时间听歌时长计算全年的摸鱼流量总和。H5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微信群中流传,传播效果可见一斑。
先带大家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11月16日,国美内部“摸鱼员工处罚通报”流出,通报中详细罗列员工姓名、非工作使用娱乐App及消耗流量,一时间紧张的员工关系、涉嫌侵犯隐私等问题,把事件送上热搜;
11月18日,国美还没擦干净屁股,网易云音乐App首页轮播广告图、搜索框等资源位上线“摸鱼计算器”H5,随后迅速传播;
网易云音乐这一波借东风实在太妙,但细究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因素:
首先,国美作为大公司,发生员工关系危机,关注人群大多是“打工人”,这与网易云的用户完美重叠,当目标传播用户已经具备了某种情绪,再去递上一把发泄情绪的斧头,那传播效果就有了基本盘;
更深层次来看,网易云能在热点事件出来2天后,就成功巧借话题,组织策划、美术、产品、技术开发等团队,出街H5,这种对热点的把握能力和强大的内部组织能力,是业界其他团队所不具备的,这也为网易云打造了深厚的护城河。
03
流量焦虑的背后,是社区运营的以下克上1
到此,我们不禁会想,网易云为什么会形成对人性和热点如此强大的把握能力?
了解数字音乐行业的朋友想必都知道,相比坐拥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以及海量版权的腾讯,网易在音乐版权上绝对算得上窘迫,即使在版权逐渐放开的当下,这种差距也不可能快速弥补。
因此,长期的版权匮乏,塑造了网易云社群运营、以下克上的运营策略。从上线音乐社区“云村”,到“网抑云”事件的出圈;从包飞机造事件,到地铁主题车厢的爆红,网易云一直在尝试运用事件营销、社群运营的方式留住用户。
而这种策略的成功,离不开冰山一角水面下技术、产品、运营等团队一体化的精诚合作。根据相关业内人士分析,网易云根据平台用户留言分析进而判断用户情绪,进而选择传播点的能力已十分熟捻,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用户觉得网易云的算法歌单推荐,是如此地“懂”自己。
最后,QQ音乐在27号这一天也同期上线了年度歌单,我体验了做得也相当不错,只能说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当下,谁也不能再轻视社交的作用,即使版权和流量都有绝对优势的QQ,也不例外。
| 图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文 / 1_“以下克上”观点参考自B占up主“阿广Hiro”;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营销人Simon(ID:MarketingSimon)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